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

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

ID:1130217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_第1页
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_第2页
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_第3页
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_第4页
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_第5页
资源描述:

《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迷团作者:候凤菁   裴多菲是匈牙利19世纪的伟大诗人和革命者。他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中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然而,想不到在他死后100多年,他的历史还得改写。  我从学生时代就对裴多菲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那一首首质朴、深邃和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一直打动着我的心。出于对诗人的缅怀,我从布达佩斯出发再次访问了裴多菲的故居。汽车行驶在一条乡间公路上,窗外是典型的匈牙利大平原风光。树林边缘的独家村、绿草地上放牧的牛羊和成群的鸭鹅一一闪过;远处水井的吊杆高高

2、地耸立,就像一只只鹳鸟傲立在天际。1823年,裴多菲就出生在这片贫穷的土地上。  在不足两万居民的小镇基什克勒什,我在街心公园旁边找到了裴多菲的故居。这是一座旧式的农家庭院:色彩斑驳的木板墙里,露出一座低矮的草房。由于建房年代久远,芦苇覆盖的屋顶早已变成棕黑色。在院内那片不大的菜地上,还保留下来一口竖着木架的古井。裴多菲的这座故居早已辟为博物馆,供国内外的游人参观。这里所展示的一切,都是诗人苦难童年的见证。  裴多菲小时候家境贫寒。他父亲彼得罗维奇是个乡村屠夫,母亲是农妇。据史料记载,他们本是斯洛伐

3、克人,当时斯洛伐克也在匈牙利版图之内。1920年前后,彼得罗维奇携妻子南迁来到匈牙利大平原上的基什克勒什定居。1823年元旦,他们夫妇喜得贵子。新生儿取名亚历山大,他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诗人裴多菲。  亚历山大小时候学习成绩不佳,甚至不得不多次转学,但诗写得很出色,深受周围人的喜爱。他正式发表诗作时,按照当时官方同化少数民族的政策,必须要将他斯洛伐克族的姓名匈牙利化,于是便将“彼得罗维奇·亚历山大”改为“裴多菲·山道尔”。而他的父亲和弟弟,则一直保留着原来的姓氏。  现在保存下来的这座故居是匈牙利当年

4、典型的农民居所。房内共有一明两暗的三间屋子,当中一间为厨房,左右两间为居室,房外有固定的木梯通向顶棚上的阁楼。在诗人出生的房间里,陈列着全家人用过的简陋家具。他出生的那张木床还摆在临窗的墙角上。那个漆皮剥落的笨重木柜、那盏破旧的煤油灯以及厨房内的旧式锅灶和粗磁器皿,都向人们诉说着主人的生活之清贫。在突出的位置上,陈列着大量纸色变黄的诗稿,是诗人珍贵的手迹。有些原稿涂改的地方很多,足以说明诗人的写作态度多么严肃认真。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诗篇与室内展出的那些古旧用品相映生辉。艰苦的生活和特定的年代,磨炼

5、出裴多菲这个深刻了解民众疾苦、矢志改变匈牙利人民命运的革命诗人。  裴多菲的父母历尽艰辛,勉强供儿子读完中学。之后他因无生计而被迫当兵,后来还做过流浪艺人,走遍全国,与劳动人民有广泛接触。他从15岁开始写诗,1842年在刊物上发表了处女作《酒徒》,从此陆续写出大量为人民所喜爱的诗歌。1844年,裴多菲在佩斯坦任一个文艺刊物的助理编辑,有机会接触文学界的名人,出版了许多诗集,很快成为名闻遐迩的大诗人。他一生共写作了849首诗。  裴多菲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人民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可以看出他与

6、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一脉相通。他一生的经历使他对匈牙利人民,特别是对匈牙利农民有着深刻的了解,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他早期的诗歌作品多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祖国的自然风光,其中的人物有农民、牧人、村姑、侠盗,等等。他擅长于用精练的民歌风格写作,他的诗读起来清新、生动,散发着匈牙利泥土的芳香。这种崭新的风格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他这方面的发展,在长诗《农村的大槌》和《勇敢的约翰》中达到了顶峰。  随着思想的发展,裴多菲的作品越来越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性。后期作品中明显地反映出民主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7、他在诗中号召人们起来打碎锁在自己身上的镣铐,指出匈牙利人民只有同争取世界自由的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自己的自由。  裴多菲不仅用笔做武器向统治阶级宣战,而且还亲身投入革命斗争。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匈牙利被奥地利人统治时期,争取民族独立是革命的首要目标。裴多菲追随具有同样革命主张的科苏特·拉约什,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在佩斯组织了进步的知识分子团体,经常在内城的一家咖啡馆里聚会,热烈讨论革命问题。1848年3月15日,匈牙利在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下也爆发了革命,数以千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反对奥地利

8、哈布斯堡王朝的封建统治。示威群众集合在民族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在雨中倾听裴多菲朗诵他气壮山河的新作《民族之歌》。他诗中“不再做奴隶”的呼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心,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  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奥地利皇帝被迫准许匈牙利独立。但是封建统治者历来不会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同一年秋天,奥地利又卷土重来,向匈牙利发动进攻,意欲扼杀这场民族革命。匈牙利人民在民族英雄科苏特的领导下,组织起自己的军队,开展独立战争,保卫自由的果实。裴多菲这时投笔从戎,任国防军总司令员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