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性信息影响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askinwhichparticipantsidentifiedthefaceorientationofself-faceandstranger-faceafterSCTandNSCTpriming.Ourbehavioralresultsoflefthand,whichwereconsistentwithabovestudies.showedthatparticipantsdidnotrespondfastertoself-facethantofriend.faceafterSCTprimingbutrespondedfastertoself-facethantofriend—faceafterNSCTpriming,whichindicatedthattheSCTinhibitedtheself-faceadvantageoverfriend-face.Ourresultsalsofoundthatparticipantsrespondedfastertoself-facethanstranger-faceafterbothSCTandNSCTpriming,whichindicatedthatSCTdidnotweakentheself-faceadvantageOVerstranger—face.Insum,self-conceptthreatandcomparisonwithimportantothersweakenself-faceadvantagealtogether.Instudy2,weusedevent—relatedbrainpotential(ERP)technologywhichhastheadvantageofhightemporalresolutionanddesignedboththe‘Self-friend’comparisontaskfparticipantsidentifiedthefaceorientationofself-faceandfriend—face)andthe‘Self-stranger’comparisontask(participantsidentifiedthefaceorientationofself-faceandstranger-facelwhichwerebothafterself-conceptthreat(SCT)primingandnon.threat㈧SCT)priming.TheresultsshowedthattheN2amplitudesweremorenegativetofriend.faceprocessingthantoself-faceprocessingafterNSCTpriming,bu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mafterSCTpriming.Moreover,theN2amplitudesweremorenegativeforprocessingstranger-facecomparedtoself-facebothafterSCTprimingandafterNSCTpriming.Furthermore.theSCTmanipulatedtheN2amplitudesoffriend.faceratherthanself-face.TheresultssuggestedagainthattheIPAtheorymightbemerelysuitabletoexplaintheself-faceadvantageOVerfamiliar—face,butnotsuitabletoexplaintheself-faceadvantageOVerstranger-face.Moreover,theSCTweakenedtheself-faceadvantagebymodulatingthereactiontofriend-faceratherthanself-face.Inconclusion,thepresentstudyrevealedthattheIPAtheorymayonlysuittoexplainthereasonofself-faceadvantageoverimportantother-facebutdoesnotexplainthereasonofself-faceadvantageoverstranger-face。Moreover,theSCTweakentheself-faceadvantagebymodulatingthereactiontofriend.faceratherthanself-face.TheinteractionbetweenSCTandtheself-facerecognitionmainlymodulatedtheN2amplitudesaround190to300msoverthefrontal—centralregion.·Keywords:self-faceadvantageeffect;self-conceptthreat;event-relatedbrainpotential(EI冲);N2 1文献综述1.1自我面孔识别概述1.1.1自我面孔识别概念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概念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自我面孔识别作为自我参照加工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些年来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识别出自我面孔的过程【川。不像我们的名字和爱好等信息可能会与他人相同,我们的面孔具有唯一性【31,即使双胞胎的面孔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因此面孔常被作为区分个体的最重要的特征㈡]。除此之外,自我面孔识别还具有很多独特性。在行为反应上,我们对自己面孔的识别快于对他人面孔的识别;在个体发展上,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就能识别他人的面孔,但却在出生后18个月才能够识别出自我面孔;而在种系发生上,除了人类外,就只有大猩猩等高级的灵长类动物才能识别自己的面:/LE2’51。1.2.1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范式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的实验材料是自己和他人的未经合成加工的原始面孔,实验任务为:分辨呈现的面孔图片是自我面孔还是他人面孔,或者判断面孔的熟悉度;第二类的实验材料也是未经合成加工的自己和他人的原始面孔,但面孔材料多是向左或向右偏转了一定的角度,实验任务也只是分辨面孔的朝向而不涉及进一步识别出自我面孔或者他人面孔,因此也被称为内隐自我面孔识别任务;第三类的实验材料多是以一定的比例合成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孔,实验任务往往是找出一个可以判别为自我和他人的分界点或者直接判断不同合成比例的面孔更像自己还是他人B61。1.2自我面孔加工的脑机制1.2.1行为和脑损伤的研究与自我面孔识别的半球优势右半球主导的研究证据很多行为学研究根据左手和右手的反应时差异来判断视觉自我识别的主导半球。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的面孔的识别要快于他人的面孔,但这种速度优势仅发生在用左手反应的时候[1_7母],因为左手对应大脑右半球的功能,所以这种左手优势似乎反映了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的的主导作用。研究者进一步改良了实验任务,给被试放映面孔转换的影片,影片是由不同比例的自我和名人或者熟悉他人和名人的合成面孔组成。一种条件是从名人的面孔向自己的面孔过渡,当被试感觉更像自己面孔的时候按键反应。另一种条件是从名人的面孔向熟悉他人的面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孔过渡,当感觉更像熟悉他人的面孔时按键。研究者还同时设置了反向过渡条件,即从自己面孔向名人面孔或熟悉他人面孔向名人面孔过渡。结果表明,从名人的面孔向自己的面孔过渡时,被试更早按键,在反向过渡条件下,被试会更晚按键。研究者认为这表明了个体对自己面孔的敏感性,即使合成面孔同自己面孔的相似度很低,被试都能识别,并且这种现象只发生在用左手反应的情况下,由此表明大脑右半球的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国内学者朱滢对中国学生的自我面孔识别进行研究,发现了类似的左手优势效应,这也表明自我面孔识别的右半球优势效应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1l】。Uddin等人运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技术对正常人进行了此类研究,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不同比例的自己和熟悉他人的合成面孔,被试的任务是分辨该合成面孔更像自己还是熟悉他人。结果发现,当右侧项下叶被抑制后,自我面孔识别的能力显著降低。研究者由此认为右侧顶下叶具有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功能,这也同时表明了右半球脑区在自我面孔识别中的主导作用[121。在Keenan等人的一项研究中,给大脑麻醉的病人呈现自己和名人的合成面孔,结果发现大脑右半球被麻醉的人更倾向于认为是名人的面孔,而大脑左半球被麻醉的人更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的面孔,这也表明了大脑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的主导作用【131。在脑损伤研究方面,研究者通过对割裂脑病人的研究也为自我面孔识别的半球定位提供了重要证据。在Keenan等人的研究中,割裂脑病人用左手或者右手对呈现在中间的图片进行识别判断,图片包括各种比例的自己与名人的合成面孔和熟悉他人与名人的合成面孔。结果发现在自我检测任务中,当割裂脑病人用左手反应的时侯,知觉为自己面孔的正确率更高并且知觉为他人面孔的错误率更低;而在他人检测任务中,割裂脑病人却没有表现出这种双手差异。研究者认为这同样反映了右半球在自我面孔识别中的主导作用[141。对特殊人群的研究发现,妄想误认症(delusionalmisidentificationsyndrome:DMS)病人的右半球,尤其是右侧额叶有大面积的损伤,这也间接说明了右半球在自我面孔识别中的主导作用[151。左半球主导的研究证据在Brady等人的一项行为学研究中,给被试呈现自己的合成面孔和朋友的合成面孔[161。合成面孔有两类,一类是由镜像左半边面孔合成的对称面孔,另一种则是由镜像右半边面孔合成的对称面孔,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在这些合成面孔中哪一种更像自己的或者更像朋友的面孔。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倾向于选择由自己的镜像右半边合成的面孔作为自己的面孔,选择由朋友的镜像左半边的面孔合成的面孔作为朋友的面孔。由于镜像右半边面孔对应着右视野,也就是对应着大脑左半球;而镜像左半边面孔对应着左视野,也就是对应着大脑右半球,研究者由此 l文献综述得到结论,左半球主导自我面孔识别,右半球主导他人面孔识别。在一项割裂脑研究中[17],给病人呈现不同比例的由自己和熟悉他人的面孔合成的图像。将这些合成面孔分别呈现给不同视野,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该面孔是自己的或者是熟悉他人的。结果表明,大脑两半球均能识别合成面孔,但是当问被试哪个更像自己时,被试对呈现在右视野(主要投射到大脑左半球)的图片的正确反应明显高于右半球,而问到哪个更像熟悉他人的面孔时,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研究者认为大脑两半球均能识别面孔,但左半球主导自我面孔的识别,右半球主导他人面孔的识别。无优势半球的研究证据最近的行为学实验结果证明双侧大脑在自我面孔识别中具有协同作用,但却没有半球偏向[181。研究者采用被试自己,朋友和陌生人的面孔作为实验材料,图片包含正立和倒立的面孔,并且面孔图片随机出现在左视野、右视野或者双侧视野,被试的任务是分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面孔。实验结果发现,自我面孔出现在双侧视野时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出现在左侧或者右侧视野时,但三者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有研究者用与t'urk等人类似的实验程序对割裂脑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两半球均能识别自我面孔,‘右半球对熟悉他人面孔的识别占优势,但是没有发现自我面孔识别的半球优势效应[19]。综合来看,行为学和脑损伤的研究有支持右半球的主导作用,也有支持左半球的主导作用,还有研究者认为两侧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起着均等的作用,无优势半球之分。但更多的研究强调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1.2.2ERP研究与自我面孔识别的时间加工进程在Keyes等人的研究中,被试对自我、朋友和陌生人的面孑L进行识别反应,要求被试检测两个相继呈现的面孔图片是否相同,并按相应键进行反应,结果发现:在大脑的枕颞区域,145.200ms之间,自我面孔比朋友和陌生人面孔诱发出一个更加负性的偏移(N170);在大脑的额中区域,自我面孔比朋友和陌生人面孔在145—200ms和200.285ms之间分别诱发出一个更加正性的偏移(VPP)和一个更为负性的偏移m2)I201。在Tacikowski等人的研究中,以自我、朋友和陌生人的面孔和名字作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分别判断呈现的面孔图片或者名字是否熟悉(自我与名人面孔为熟悉面孔,陌生面孔为不熟悉面孔),结果发现:在大脑的中后部,自我面孔和自我名字比朋友和陌生人面孔和名字诱发了更大的的P3成分,因此研究者认为P3成分反映了对自我信息的特异性【2l】。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Miyakoshi等人的研究中,实验材料为自我、熟悉和不熟悉他人的面孔和杯子,要求被试区分面孔或杯子的熟悉程度。结果发现:在Pz电极点,自我面孔比熟悉他人和不熟悉他人面孔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并且研究者认为该成分具有自我面孔领域的特殊性【221。在Sui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实验材料为面孔向左或者向右偏转一定角度的自我、熟悉他人和不熟悉他人的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在注意和非注意条件下分辨面孔朝向。结果发现面孔加工的早期成分如大脑后部的N170和前额部的VPP成分不区分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孔,而220ms一700ms之间出现的LPC成分表现为自我面孔的波幅大于熟悉他人面孔,且在500ms.700ms之间表现为注意条件下自我面孔的ERP优势小于非注意条件,并且该效应源自注意条件下朋友面孔波幅的增加【231。在Sui等人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类似的范式研究了自我面孔加工的文化差异。实验要求中国被试和英国被试分别在注意条件和非注意条件下对自我面孔和熟悉他人面孔进行面孔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前部的VPP成分和后部的N170成分没有表现出对自我与他人面孔的区分;N2成分表现出了文化差异,对于英国被试,自我面孔比熟悉他人面孔诱发了更大的N2成分,但对中国被试却表现为熟悉他人面孔比自我面孔诱发了更大N2成分;对于P3成分则表现为注意条件的分离,在注意条件下,自我面孔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熟悉他人面孔诱发的P3波幅,非注意条件下,两者没有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241。Sui等人的另一项跨文化研究在先前实验的基础上加上了文化启动这一变量,同样考察了英国和中国被试分别在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对自我面孔和熟悉他人面孔的加工差异。结果表明:不匹配的文化启动调节大脑前部的N2成分,对于英国被试,依存性的文化启动会减小自我面孔的N2波幅,而对于中国被试,独立性的文化启动则是抑制朋友的N2波槲251。综合来看,尽管有一项研究显示,自我面孔诱发的N170和VPP成分的波幅显著大于朋友和陌生人面孔【201,但大多数自我面孔的ERP研究发现大脑前部的VPP和后部的N170成分并不区分自我面孔与他人面孔【23-26】。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这两个脑电成分反应了面孔识别初期对面孔的结构信息的编码和加工【27之91。之后在前额产生的N2成分则表现为熟悉度的分离,综合来看主要表现为对自我面孔的N2波幅小于朋友面孔[20’23’241,N2成分也同样表现为文化上的差异特点,集体主义文化和独立主义文化或启动对N2的调节表现为不同的形式[24’251。大脑中后部的P3成分,也体现为自我的特殊性,表现为自我面孔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他人面孔【2L22’241,并且注意程度调节自我面孔加工的P3成分【,3·241。4 1文献综述1.2.3脑成像的研究与自我面孔识别的空间定位对原始自我面孔的外显加工在Sugiura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实验材料为自我面孔和不同熟悉程度的他人面孔,实验任务为判断所呈现面孔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对比于陌生他人面孔,自我面孔激活了右侧的枕颞顶联合区(occipito—temporo.parietaljunction)、岛盖额部(frontaloperculum)和左侧梭状Nl(1eftfusiformgyms);对熟悉他人面孔的加工激活了前颞皮层(anteriortemporalcortex),但对自我面孔的加工却没有激活该区域,所以研究者认为前颞皮层也许是分离自我面孔加工和熟悉面孔加工的中枢机制[30]。Platek等人研究比较了自我面孔,熟悉他人面孔和陌生他人面孔的大脑激活状况,发现与熟悉他人面孔相比,自我面孔激活了右侧额上回(fightsuperiorfrontalgyrus)、右侧顶下叶(rightinferiorparietallobes)、内侧额叶(medialfrontal)币1]左侧颞中回(1eftmiddletemporalgyrus),且研究者认为右侧顶下叶的激活可能源于自我面孔是自我身体表征的一部分,而颞叶皮层的激活,体现了自我面孔加工属于社会认知加工系统的一部分的属性【311。在Taylor等人的一项研究中,被试对自我和不同熟悉程度的他人面孔进行识别,结果发现:所有熟悉的面孔均激活梭状回;但对熟悉面孔加工的分离却发生在扣带I司(cingulategyrus),加工自我面孔激活了扣带回右侧,对父母面孔的加工激活了双侧扣带回但偏右,加工朋友面孔则激活了左侧扣带回,因此扣带回可能负责区分自我与熟悉他人面孔[321。在Sugiura等人的另一研究中,要求判断自我、朋友和陌生人的面孔或名字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加工自我面孔激活了右侧下额叫-(dghtinferiorfrontal)、楔前叶(precentral)、缘上回(supramarginal)和腹侧枕颞区域(bilateralventraloccipito.temporalregions),但在自我名字识别中却没有发现这些区域的激活,因此他们认为这些区域在自我加工中,具有领域特殊性,只对自我面孔进行加工[331。Kaplan等人对自我面孔加工和自我声音加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他人面孔相比,自我面孔激活了右侧额下回(rightinferiorfrontalgyrus)、右侧顶下叶和枕下皮层;并且自我面孔加工和自我声音加工都激活了右侧额下回,因此该区域可能涉及对自我的抽象表征【341。内隐自我面孔识别在Sugiura等人的一项正电子断层扫描(PZT)研究中,要求被试判断自我面孔和陌生他人面孔的头部偏转方向,结果表睨:无论是否提前告知被试将会出现自己的面孔,左侧梭状回和右侧缘上回在自我面孔加工中均会被激活,因此这些区域涉及对自我面孔的表征,并且认为右侧缘上回的激活似乎是源于将自我面孔表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征为自我身体的一部分;但只有当提前告知被试会呈现自我面孔的时候,前额叶皮层、右侧前扣带回和左侧脑岛(1eftinsula)等区域才会被激活,研究者认为这些区域对于自我面孔的注意维持有重要作用[351。在Sui和Han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设置了独立性的(independent)自我概念启动(在某故事中查找词汇“我”或者“我的”的个数)和依存性的(interdependent)自我概念启动(在某故事中查找词汇“我们”或者“我们的”的个数),启动之后完成内隐自我面孔识别任务。结果发现,相对于熟悉面孔的加工,自我面孔加工更加强烈的激活了右侧额中[回(rightmiddlefrontalgyms),并且在独立性的自我概念启动条件下激活强度更大,研究者认为这表明了独立性的自我概念启动会加强后续面孔识别任务中自我与他人的区分[361。对合成面孔的识别判断在Kircher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实验材料为从0到30%变化范围的自我、朋友和陌生人的面孔图片,结果发现对比于陌生人面孔加工,自我面孔加工激活了右侧脑岛、右侧前扣带回、左侧前额叶皮层和颞上皮层,而朋友面孔加工只激活了右侧脑岛;当对比于朋友面孔加工时,自我面孔加工激活了右侧脑(rightinsula),研究者认为该区域区分自我面孔与他人面孔【371。在Uddin等人的研究中,被试的任务是区分自己和熟悉他人的合成面孔,结果发现与熟悉他人面孔和基线相比,自我面孔激活了右侧顶下叶和右侧额下回,因此这些区域涉及自我与他人的区分.[38]。在Kircher等人的另一项研究中,实验材料为被试自己或者朋友与某一陌生人的合成面孔,要求判断呈现的合成面孔是否是自己或者是否是朋友,面孔识别任务后要求被试完成一项形容词自我描述的任务。结果发现,自我面孔加工激活了右侧脑岛、前扣带回和颞中叶,以及左侧顼下叶和前额叶区域;而朋友面孔加工则只激活了右侧脑岛;且加工自我面孔与形容词自我描述共同激活了左侧的梭状回,研究者认为左侧的梭状回可能涉及对自我的抽象表征【3引。在Devue等人的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对自我面孔及自我身体进行加工识别,结果发现:与他人面孔相比,自我面孔激活了前额叶和脑岛,这表明该区域在面孔识别中主要负责区分自我与他人;而自我面孔加工和自我身体加工共同激活了右前扣带回和右前脑岛,因此这些区域主要负责对自我的抽象表征【401。Platek等人的一项研究将被试的面孔与成人或者孩子的面孔进行50%的合成,结果表明:所有的面孔刺激均激活了梭状回;同女性相比,男性对与自己相似的孩子进行反应时脑部活动更为激烈,尤其在左侧前扣带回,研究者认为该区域与自我参照加工中对不确定信息的决策有关[411。在Platek和Kemp的研究中,被试6 1文献综述对原始面孔的和变化程度为50%的自我,家人,朋友和陌生人的面孔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在不确定的情形下,前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回(medialfrontalgyms)IN时参与自我面孔与他人面孔的分类和决策”21。在Platek等人的另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判断与自我面孔呈50%相似程度的面孔图片、相反肤色的自我面孔图片和相反性别的自我面孔图片的种族或者性别,并评价对这些面孔的信任度,结果发现:额中回和内侧前额叶(middleandmedialfrontalgyrus)与评价自我相似面孔的内隐亲社会行为有关[43]。在Verosky等人的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辨别不同效价(积极和消极)的自己和他人的合成面孔,结果发现:随着自我面孔在合成面孔中的比例增加,两种效价的合成面孔在后部颞下沟并且延伸到顶下叶、右侧额下回、双侧颞中回和颞下回的激活变化产生分离,研究者认为这些区域可能负责加工不同效价的自我面TLt441。小结综合来看,大脑后部如枕叶、枕颞联合区和梭状回等区域可能负责面孔加工早期的结构编码,并不区分面孔熟悉度。而颞叶皮层的活动可能反映了自我加工的社会性质,并且区分不同效价的自我面孔。枕顶联合区和顶叶皮层的活动则可能是将自我面孔表征为自我身体的一部分,负责‘自我的空间表征。顶叶和额叶与镜像神经元系统重叠的部分可能主要在知觉层面区分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孔,而扣带回和前额叶等区域作为皮质中线结构(corticalmidlinestructures)(CMS)的一部分,则在较高层面对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孑L进行分类和决策,涉及对自我面孔的评价,并且体现了自我加工的社会性质特征。脑岛、扣带回、楔前叶和额叶等区域可能负责对自我信息进行高级的整合加工,对不同形式的自我信息进行抽象表征,并对自我面孔的注意维持有重要作用。Platek等人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面孔加工的认知加工模型,他们认为:首先,对面孔信息低水平的感知觉加工在梭状回处理;之后,自我参照的面孔信息在核心功能单元(楔前叶等区域)处理;最后,由高水平的皮层结构进一步处理自我参照的信息,完成身份辨别【451。1.3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多表现在行为反应上对自我面孔识别的速度显著快于对他人面孔的识别速度,且这种识别速度上的优势不受面孔的熟悉程度的影响,识别自我面孔既快于识别陌生人面孔也快于识别熟悉他人的面TL[71。1.3.1内隐积极联想理论自我面孔的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positiveassociation,IPA)认为自我面孔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因此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行为反应,从而产生自我面孔识别优势[1】。为了验证IPA理论,研究者采用破坏自我概念积极属性的方式进行反证,既然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被激发是产生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原因,如果用某种方法去破坏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那么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就该被削弱甚至消失。因此,Ma和Han运用内隐自我面孔识别范式,其中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要求被试用30个负性效价的人格特质形容词进行自我描述,非威胁性启动则是要求被试对15个正性和15个负性人格特质形容词进行效价的判断。在实验中,被试首先接受启动程序(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之后判断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孑L的朝向,结果发现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也由此证实了IPA理论⋯。在Ma和Han的另一项有关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研究中,学生的导师被当做是一种社会威胁,因为受到具有一定社会等级的对自己有影响力的上级的负性评价,通常会导致提升困难或者丢失工作。因此根据IPA理论,导师作为社会威胁能够破坏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因此会弱化面孔识别中的自我优势。该研究设置了三个组别,在高社会威胁组,学生要对自我面孔和导师面孔进行面孔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被试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显著慢于对自己导师面孔的反应,表现为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消失;在低社会威胁背景中,学生要对自己和其他教师的面孔反应,结果发现被试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对其他教师面孔的反应,表现为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在控制条件下,学生只对自己导师和其他实验室成员的面孔反应,被试对两者的反应没有差别。并且在高社会威胁组,面孔识别中自我优势的削弱程度与被试担心导师的负性评价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FO.05),也由此继续证实了IPA理论【461。1.3.2参考框架说参考框架说认为,自我面孑L优势效应是否出现决定于被试采用哪种参考框架来进行面孔加工。所谓自我参照框架,就是被试以自我为标准判断面孔图片朝向自己的左侧还是右侧;而他人参考框架,则是以面孔图片本身为标准判断我们所观察的面孔朝向它们本身的左侧还是右侧。参考框架说认为当以自我参考框架进行自我面孔识别时才会出现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而采用他人参考框架则不会表现出面孔识别中的自我优势。并且无论是内隐自我面孔识别任务还是外显自我面孔识别任务均表现出了该效应[47]。 1文献综述1.4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左手特异性众多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的面孔的识别要快于他人的面孔,但这种速度优势仅发生在用左手反应的时候【1.7‘9】。并且Ma和Hart对SCT效应的研究发现: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自我面孔优势的SCT效应更明显【1】。Ma和Hart对导师威胁效应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了“左手效应”[46]。因为左手对应大脑右半球的功能,所以研究者普遍认为“左手效应”的发生表现了大脑右半球对自我面孔加工的主导作用[71。 2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2.1问题提出根据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PA)年I其后续的验证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受到威胁会造成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削弱。但是,以上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研究都是将自我面孔同重要他人面孔(朋友或导师)进行对比。有研究者提出我们通过与周围参照框架{In他人)相对比来获得对自我的知觉和评价【48-491,并且社会背景会强烈的影响自我评价的强度与效价[501。一项研究发现:当朋友和陌生人在与自己高度相关的任务中表现的比自己好时,会产生对比效应,并且与自我的关系越亲密,对比效应也就越大,朋友比陌生人对个体自我评价的打击更大【51]。因此当自我面孔和重要他人的面孑L同时呈现时,对比效应应该更大;但当自我面孔和陌生人的面孔同时呈现时,对比效应应该更小。所以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和与重要他人的对比两个因素可能共同削弱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因此研究~我们设置自我与重要他人f朋友)对比组和自我与非重要他人(陌生人)对比组,考察自我概念威胁是否只有在自我与重要他人(朋友)对比时才能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如果研究一的假设成立,又会引发迸一步的思考,自我概念ii>I!i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这种自我面孔识别同他人面孔识别的相对优势的削弱是自我概念威胁通过调节自我面孔加工实现的还是调节朋友面孔加工实现的,并且该效应的分离主要是哪一脑区在哪个加工阶段的作用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研究表明:额叶产生的N2成分可分离面孔的熟悉度,并且表现为自我面孔的波幅小于他人面孔【20,23.2引。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表明N2反映了对威胁性刺激的检测和评价旧]。并且fMRI的研究发现,额叶参与对自我面孔的评价【53]。另外,有研究发现不匹配的文化启动调节大脑前部的N2成分,且对于英国被试,依存性的文化启动会减少自我面孑L的N2波幅,而对于中国被试,独立性的文化启动则是抑制朋友的N2波幅【251。因此,研究二采用ERP技术进一步考察前额的N2成分是否反映了自我概念威胁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影响,并且该效应很可能是通过调节朋友面孔加工而非自我面-TL力I工实现的。2.2研究框架研究一主要从行为学上探索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自我一朋友对比组中的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判断自我面孔图片和朋友面孔图片的朝向;而自我一陌生人组的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判断自我面孔图片和陌生人面孔图片的朝向。根据以往研究假设:自我概念威胁只能破坏自我面孔相对于重要他人面孔的识别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优势,但不能破坏自我面孔相对于陌生他人面孔的识别优势;且根据“左手效应”,我们假设以上结果均主要体现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利用ERP技术,进~步探索研究一的认知神经机制。16名被试在自我一朋友对比任务中,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判断自我面孔图片和朋友面孔图片的朝向;同样16名被试在自我一陌生人对比任务中,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判断自我面孔图片和陌生人面孔图片的朝向。根据以往研究假设:自我概念威胁只能破坏自我面孔相对于重要他人面孔的识别优势,但不能破坏自我面孔相对于陌生他人面孔的识别优势,且该效应主要调节额中部的N2成分;自我面孔相对于朋友面孔识别优势的破坏,可能源于自我概念威胁改变了个体对朋友面孔的加工,而不是改变了对自我面孔的加工。2.3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成分,因此研究自我的独特性对于帮助个体拥有健康的人格和更好的适应生活有重要的意义。自我面孔识别范式是研究自我参照加工的重要范式之一,而且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研究自我和自我意识比较直接的研究方法。自我面孔识别与高水平的自我意识相联系,并且自我面孔是研究自我意识及其脑机制的理想刺激之一[54]。而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则是个体自我加工独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研究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有利于探索自我独特性的内在机制,并且对于个体人格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管关于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很多,但是研究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研究很少,有研究者从参考框架角度来探讨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还有研究者提出自我面孔的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positiveassociation,IPAl,该理论认为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是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原因⋯。而提出IPA理论的验证实验及其后续研究都是拿自我面孔与重要他人面孔(朋友或导师)进行比较的,因此IPA理论是否可以用来解释自我面孔快于陌生人面孔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可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理论进行扩展和完善。其次,尽管研究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的研究非常多,也得到了很多成果,但是研究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采用ERP技术探索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的认知神经机制不仅扩展了关于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研究范围,也同时也会加深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认知机制的认识与理解。 3研究一自我概念威胁削弱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行为学研究3研究一自我概念威胁削弱我面孑L优势效应的行为学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自我一朋友对比组和自我一陌生人对比组被试在接受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和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TL矛J]他人面孔(朋友或陌生人)的反应差异,来验证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削弱是否是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和与重要他人的对比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1研究方法3.1.1被试选取20对同性好友被试参加实验(男性被试6对,女性被试14对,年龄范围19,-一25岁,平均年龄为21.65+1.14岁)。所有成对的被试两人互相认识两年以上,且经常见面,本实验前没有参加过相似实验。随机抽取10对好友完成自我.朋友对比任务,其中男女各半,而另外十对好友完成自我.陌生人对比任务。所有被试的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且都为右利手,无精神病史。所有被试都是自愿参加本实验,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实验结束后均获得实验报酬。‘3.1.2实验材料启动程序所选用的所有词均从人格特质形容词表中选取[55】。其中选出30个负性人格特质形容词作为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词,另外选出15个积极和15个消极的人格特质形容词作为非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词,见附录。所选用的词在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和长度上均进行了匹配。’‘实验前一个星期,拍摄和制作实验材料。自我一朋友对比组中的成对的两个被试照片互为对方的朋友照片。在自我.陌生人对比组,选择所有男性被试都没见过的一名男性作为他们的陌生人,选择所有女性被试都没见过的一名女性作为她们的陌生人。采用数码相机对所有被试、男性陌生人和女性陌生人拍照,拍摄面孔朝左和朝右的照片各5张,朝向角度为15。到750,所有照片呈中性表情。混拼面孔的制作是将自己和他人的面孔图片分割成lOxl0的数组,然后打乱随机排列。在混拼面孔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一个竖直的灰条。采用Photoshop软件对所有面孔图片进行处理,将所有照片设置为灰色图片,且均衡了亮度等特征,设置像素大小为250x333,被试坐在距离屏幕约为60cm的地方,对应的视角为8.50X11.30。3.1.3实验流程自我一朋友对比组实验采用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x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自我.陌生人对比组采用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威胁)×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陌生人面孔)--N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正式实验时,要求两组被试首先进行启动程序(自我概念威胁或者非威胁性),之后完成自我面孔识别任务。自我一朋友对比组被试的任务是辨别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朝向左边或者右边以及混拼面孔的灰色条在左边或在右边;自我.陌生人对比组被试的任务是是辨别自我面孔和陌生人面孔朝向左边或者右边以及混拼面孔的灰色条在左边或在右边。启动顺序在每组的被试间进行平衡。启动任务本实验采用Ma和Han的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范式【11o自我概念威胁启动任务:采用E.prime程序软件随机呈现30个负性的人格特质形容词,每个词呈现4s,并要求被试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该词是否符合自身的缺点,随即呈现反应提示“+”,呈现时间为2s,要求被试用左手食指按“F”键或者右手食指按“J”键进行反应,如图1所示,反应键在被试间匹配。非威胁性启动任务:采用E.prime程序软件依次随机呈现15个积极的人格特质形容词和15个消极的人格特质形容词随机,每个词也呈现4s,要求被试在这段时间里认真思考词的效价为积极还是消极,随即呈现反应提示“+”,呈现时间为2s,同样要求被试用左手食指按“F”键或者右手食指按“J”键进行反应,反应键在被试间匹配。叵二[图1自我概念威胁启动程序流程自我面孔识别任务本实验采用Ma和Han的内隐自我面孔识别范式,即面孔朝向辨别任务[11。该任务包含2个Block,其中一个Block用左手进行反应,另一个用右手进行反应,左右手按键在两个Block中匹配。在自我.朋友对比组,每个Block由40个自我面孔、40个朋友面孔和40个混拼面孔组成;在自我.陌生人对比组,每个Block由 3研究一自我概念威胁削弱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行为学研究40个自我面孔、40个陌生人面孔和40个混拼面孔组成。采用E—prime程序随机呈现面孔刺激,呈现的背景为黑色,首先在屏幕中央会出现一个的面孔图片,呈现时1'9为200ms,随即呈现反应提示“+”,呈现时1'9为800ms到1200ms随机,要求被试在反应提示消失前辨别面孔刺激的朝向,若朝左则按1键,朝右则按2键,对于混拼面孔,若灰条在混拼面孔的左边则按1键,在右边则按2键。具体实验流程见图2。图2内隐自我面孔识别实验流程3.2结果3.2.1正确率自我-朋友组的反应正确率很高,平均为92.1%,对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没发现任何统计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自我.陌生人对比组的被试的反应正确率也很高,平均为94.0%,对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没发现任何统计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3.2.2反应时首先删除抢键反应(反应时<100ms)的试次,并只保留正确反应的反应时数据。依据以往研究[1.46]本实验将原始的反应时数据进行正态化处理,以排除由于被试在不同的Block中(威胁和非威胁启动后;左手和右手反应)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的反应有所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自我面孔的正态化反应时是将每个Blockf也就是每个条件)中自我面孔的反应时比上混拼面孔的反应时;朋友面孔的反应时比上混拼面孔的反应时则是朋友面孔的正态化反应时;陌生人面孑L的反应时比上混拼面孔的反应时则是陌生人面孔的正态化反应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自我一朋友对比组将正态化的反应时结果进行2(反应手:左,右)×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主效应均没达到显著性水平。反应手和启动任务的交互作用显著,只1,19)=6.96,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当用左手进行反应时,在非自我概念威胁性启动条件下对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自我概念威胁启动下对面孔的反应;当用右手进行反应时,两种启动条件下对面孔的反应差异并不显著。启动任务和面孔的交互作用显著,只1,19)=7.19,p<0.05,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非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对朋友的面孔的反应,p<0.05;而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和对朋友的面孔的反应差异并不显著,其他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为进一步检验“左手效应”是否存在,我们分别对左右手进行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当用右手进行反应时,没发现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当用左手进行反应时,启动的主效应显著,以1,19)=4.90,p<0.05,非自我概念威胁启动下的反应显著快于自我概念威胁启动下的反应;启动任务和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尺1,19)=8.88,p<0.01,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和对朋友的面孔的反应差异不显著;但在非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要却快于对朋友的面孔的反应,且达到了边缘的显著水平,p=0.065,见图3,其他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著。鑫o·98怄睾0.96’}《0U0.94叵百丽I_朋友面孑LI注:SCT为自我概念威胁启动;NSCT为非威胁性启动图3自我一朋友对比实验中各条件下的正态化反应时数据16 3研究一自我概念威胁削弱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行为学研究自我一陌生人对比组将正态化的反应时结果进行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孔的主效应显著,风1,19)=13.55,p<0.01,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对陌生人面孔的反应,其他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显著。为进一步检验“左手效应”是否存在,我们分别对左右手进行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当用右手进行反应时,只有面孔的主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以1,19)=4.29,p=O.052,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要快于对陌生人面孔的反应,其他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显著。当用左手进行反应时,面孔的主效应也显著,足1,19)=17.75,p<0.001,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对陌生人面孔的反应;并且启动任务和面孑L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尺1,19)=5.40,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但在非自我概念威胁性启动之后,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对陌生人面孔的反应,p<0.05;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之后,被试对自己的面孔的反应要也显著快于对陌生人面孑L的反应,p<0.001,见图4。1.02型1岖_怕0.98H0.960.94O.92口茸我面孑i●陌生人面孔汪:SCI为目我儆忿威胁启动;NSCT为非威胁性启动图4自我一陌生人对比实验中各条件下的正态化反应时数据3.3讨论研究一通过考察自我概念威胁和非威胁启动对自我.朋友对比组和自我.陌生人对比组两组被试的自我面孑L优势效应的影响,来验证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削弱是否是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和与重要他人的对比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果发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在自我.朋友对比组中,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的反应速度差异不显著;但非威胁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反应的速度显著快于对朋友面孔反应的速度;且该结果表现为“左手效应”。这说明,当与重要他人对比时,自我概念威胁会削弱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在自我.陌生人对比组中,两种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速度都显著要快于对陌生面孔的反应速度;且该结果在用左手反应的时候效应更大。这说明,当与非重要他人对比时,自我概念威胁不会削弱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因此,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削弱是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和与重要他人的对比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IPA理论,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是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基础[{]。并且,Tesser等人提出的自我评价维护模型认为重要他人比非重要他人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更具影响力,当朋友在一项与自我高度相关的作业中胜过自己时,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威胁程度显著大于陌生人在相同作业中胜过自己的情境【51】。有研究表明,对面孔的知觉加工会自动化的引发个体对面孔所属个体的人格及态度的加工【561。本研究选择个体的亲密朋友作为重要他人的代表,而选择个体从未见过的陌生人作为非重要他人的代表。当个体经历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对负性人格词的自我评价会加强自我与负性信息的联结,这时呈现自我和朋友面孔会自动化的对比自我和朋友的人格特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这种对比效应会严重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并表现为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削弱。但若这时呈现自我和陌生人面孔,两者的对比效应显著小于自我与朋友之间的对比效应,因此不足以削弱自我面孔相对于陌生人面孔的识别优势。非威胁性启动只是要求被试对形容词的效价进行判断,并不要求深加工自我同形容词的关联,因此不会造成对自我评价的威胁,所以无论是将自我面孔同朋友面孔还是同陌生人面孔进行对比,都不会导致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削弱。另外,个体有用自我提升的方式维持自尊的倾向[571。并且有研究发现:只有在陌生关系中才会出现自我提升,亲密的朋友关系反而会抑制自我提升【581。因此,个体的自我概念受威胁后,自我评价会受到严重打击,这时个体会倾向使用自我提升的方式维持自尊和自我评价的稳定性,但亲密的朋友关系会抑制个体的自我提升,因此在自我一朋友对比组中出现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被削弱的现象。但陌生关系不会对自我提升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自我.陌生人对比组中,个体成功的通过自我提升保持了自尊和自我评价的稳定,所以自我面孔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由此看来,自我提升受抑制也许在自我概念威胁和与重要他人的对比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值得以后的研究去探索。在本研究中,自我一朋友对比组中的启动效应的分离只表现在左手的正态化反应时数据上,而右手的正态化反应时,没表现出任何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这与Ma 3研究一自我概念威胁削弱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行为学研究&Hart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自我概念威胁效应同样表现为“左手特异性”。而自我一陌生人对比组中,右手反应时数据表现出的自我面孔识别优势,仅为边缘显著水平,而用左手反应时数据则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同样表现出了“左手效应”。因此,大脑右半球可能在加工自我面孔中起主导作用。 4研究二自我概念威胁削弱自我面孔优势的ERP研究4研究二自我概念威胁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ERP研究为继续探讨研究一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进一步探索了自我.朋友对比任务和自我一陌生人对比任务下,自我概念威胁对自我和朋友面孔识别以及对自我和陌生人面孔识别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4.1方法4.1.1被试8对大学生同性好友被试参加实验(男性被试5对,女性被试3对,平均年龄为21.3a+1.4岁)。所有成对的被试两人互相认识两年以上,且经常见面,本实验前没有参加过相似实验。所有被试需要完成自我.朋友对比任务和自我一陌生人对比任务,任务顺序在被试问匹配。所有被试的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且都为右利手,无精神病史。所有被试都是自愿参加本实验,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实验结束后均获得实验报酬。其中一名男性被试的脑电数据在处理伪迹后每个实验条件剩余的试次数小于30,因此该人的数据被剔除,只对剩下15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4.1.2实验材料.启动程序的实验材料与研究一相同。实验前一个星期,采用数码相机对所有成对好友被试、所有男性被试都没见过的一名男性陌生人和所有女性被试都没见过的一名女性人拍照,并且照片的拍摄和处理都同研究一相同。4.1.3实验程序自我.朋友对比任务采用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x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自我一陌生人对比任务采用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x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陌生人面孔)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在正式实验时,所有被试需要完成自我一朋友对比和自我.陌生人对比两个任务,任务顺序在被试问匹配。每种对比任务都包含相同的两种启动条件(自我概念威胁和非威胁性启动)和不同的四个Block的内隐自我面孔识别任务,即每种启动任务后要分别用左手和右手完成个一个Block的内隐自我面孔识别任务。自我一朋友对比任务要求被试在接受完启动程序(自我概念威胁或者非威胁性)之后辨别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朝向左边或者右边以及混拼面孔的灰色条在左边或在右边;自我一陌生人对比任务 曲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被试接受启动程序(自我概念威胁或者非威胁性)之后辨别自我面孔和陌生人面孔朝向左边或者右边以及混拼面孔的灰色条在左边或在右边。在每个对比任务中,左右手反应和启动顺序在被试间进行平衡。启动任务与研究一相同。自我面孔识别任务在自我.朋友对比任务中,每个Block由40个自我面孔、40个朋友面孔和40个混拼面孔组成;在自我一陌生人对比组,每个Block由40个自我面孔、40个陌生人面-孑LSB40个混拼面孔组成。采用E—prime程序随机呈现面孔刺激,呈现的背景为黑色,首先在屏幕中央会出现一个注视点“+”,呈现时间为300-500ms随机,之后呈现面孔图片,呈现时间为200ms,随即出现反应空屏,呈现时间为1500ms,要求被试在看到面孔图片后又快又准的辨别面孔刺激的朝向,若朝左则按1键,朝右则按2键,对于混拼面孔,若灰条在混拼面孔的左边则按1键,在右边则按2键。具体实验流程见图5。图5研究二内隐自我面孔识别实验流程4.1.4ERP记录与分析使用德国BrainProducts公司的ERP记录与分析系统,.按国际10.20系统扩展 4研究二自我概念威胁削弱自我面孔优势的ERP研究曼曼量曼曼I一一mlI皇蔓的64导电极帽记录EEG,以双侧乳突的连线作为参考电极,双眼外侧安置电极记录水平眼电,左眼上下安置电极记录垂直眼电。每个电极处的头皮电阻保持在5Kf2以下。滤波带通为O.05~80Hz,采样频率为500Hz,离线式叠加处理数据。眼动伪迹和其他伪迹使脑电电压超过±809V的脑电事件被自动剔除。根据被试的反应时,分析时程为面孔出现前200ms到面孔呈现后500ms,其中面孔呈现前200ms设为基线。通过观察总平均波形图和地形图,并根据以往研究,分别选取额中部的9个电极点(Fz,FCz,Cz,F1一F2,FCl-FC2,C1一C2)分析VPP(120.190ms)和N2(190.300ms)成分,选取枕颞区的四个电极点(P7/P8,P07/P08)分析N170(120—190ms)成分,选取中后部的9个电极点(Cz,CPz,Pz,C1一C2,CP1一CP2,P1~P2)分析P3(300—500ms)成分。对行为数据的分析:自我.朋友对比任务采用2(反应手:左,右)×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x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自我.陌生人对比任务采用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x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陌生人面孔)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ERP数据的分析:自我.朋友对比任务分别对VPP、N170、N2和P3成分的平均波幅进行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x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朋友面孔)×电极点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自我.陌生人对比任务分别对VPP、Nt70、N2和P3成分的平均波幅进行2(反应手:左,右)x2(启动类型:自我概念威胁,非威胁)父2(面孔类型:自我面孔,陌生人面孔)×电极点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2结果4。2.1行为学结果自我一朋友对比任务自我一朋友对比任务的反应正确率很高,平均为95.00%土5.87%,对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没发现任何统计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反应时的分析方法同研究一相同,即首先删除抢键反应(反应时<100ms)的试次,并只保留正确反应的反应时数据。自我面孔的正态化反应时是将每个Block(也就是每个条件)中自我面孔的反应时比上混拼面孔的反应时;朋友面孔的反应时比上混拼面孔的反应时则是朋友面孔的正态化反应时。对正态化反应时分析发现:只有反应手、启动类型和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只l,14)=13.475,p<0.01。对左手的正态化反应时分析发现:启动类型和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只l,14)=6.329,p<0.05,简单效应分析进一步表明:非自我概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念威胁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于对朋友面孔的反应速度,t(1,14)一2.604,p<0.05;但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t(1,14)=0.386,p>0.05。并且两种启动条件下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t(1,14)一0.159,p=0.876;两种启动条件下对朋友面孔的反应时差异也不显著,t(1,14)=.1.812,p=0.091,但可以发现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对朋友面孔的反应有快于非威胁性启动后对朋友面孔的反应的趋势。对右手的正态化反应时分析发现:启动类型和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只1,14)=8.461,p<0.05,但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两种启动条件下,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的反应差异都没达到显著水平,t(1,14)=.1.372,p>0.05和t(1,14)=2.065,p>0.05。且无论是对自我面孔还是朋友面孔,两种启动条件的差异均不显著,t(1,14)一0.224,p>0.05和t(1,14)=1.569,p>0.05。见图6。注:SCT为目我概念威胁届动;NSCT为非威胁性届动图6研究二自我一朋友对比任务中各条件下的正态化反应时数据自我陌生人对比任务自我.陌生人对比任务中被试的反应正确率也很高,平均为96.17%-4-3.50%,对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没发现任何统计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对正态化反应时分析发现:只有面孔类型主效应显著,只1,14)=6.745,p<0.05,被试在两种启动条件下均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陌生人面孔。其他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没达到显著水平。见图7。24 4研究二自我概念威胁削弱自我面孔优势的ERP研究汪:S(”I‘为目我概忿威胁届动;NSCT为非威胁住届动图7研究二自我一陌生人对比任务中各条件下的正态化反应时数据4.2.2ERP结果自我一朋友对比任务N170和VPP对N170年DVPP的平均波幅进行分析,没有发现任何显著主效应和交互作用。N2对N2的平均波幅进行分析只发现:启动类型和面孔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只1,14)=14.272,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自我概念威胁后,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诱发的N2波幅差异不显著,t(1,14)=0.162,p>0.05;然而非威胁性启动后,朋友面孔诱发的N2波幅显著大于自我面孔诱发的N2波幅,t(1,14):4.294,p<0.001。其他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显著。分别分析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在两种启动条件下的差异表明:对于朋友面孔,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的N2波幅显著大于非威胁条件下的N2波幅,t(1,14)=3.850,p<0.01;对于自我面孔,两种启动条件下的N2波幅差异不显著,t(1,14)--.0.708,p>0.05。见图8。P3对P3的平均波幅进行分析只发现:面孔类型主效应显著,以1,14)=26.134,p<0.001,自我面孔诱发[t匀P3波幅显著大于朋友面孔诱发的P3波幅。见图8。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曼量量量量皇量量量量舅鲁舅皇喜皇曼量置量量量I皇量量量皇蔓量量曹曼曼曼皇曼量曼鲁量量量量量曼曼皇置皇鼍鼍曼量量舅曼羽SCT一朋友面孔B·ROllmlNS(T一自我面孔NSCT一朋友面孔/N2n自我面孔朋友面孔。自我面孔朋友面孔泖⑨⑨@@VW夥飞:少d‘Nsc2T)一一1口自我面孔1.S■朋友面孔圆i90-30@0ms一{◆.i士:SCT为只我概忿威胁届动:NSCT为1F威胁仕届动圈8研究二自我一朋友对比任务的E即结果(a)SCT和NSCT条件下的自我和朋友面孔的总平均波形图(b)N2成分在pq种条件下的地形图(c)P3成分在四种条件下的地形图(d)N2成分在四种条件下的平均波幅结果(e)P3成分在四种条件下的平均波幅结果自我陌生人对比实验N170和VPP对N170和VPP的平均波幅进行分析,没有发现任何显著主效应和交互作用。N2对N2的平均波幅进行分析只发现:面孔类型主效应显著,尺1,14)=5.360,p<0.05,陌生人面孔诱发的N2波幅显著大于自我面孔。见图9。P3对P3的平均波幅进行分析只发现:面孔类型主效应显著,只1,14)=39.230,p<0.001,自我面孔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陌生人面孔诱发的P3波幅。另外,启动类型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1,14)=11.560,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