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

《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

ID:32009016

大小:714.8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30

《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140.10X55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Process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ofZunyihongblacktea2015-02-15发布2015-03-15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发布DB52/T1001—2015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加工场所要求......................

3、.................................................15原料(鲜叶)要求...................................................................16加工工艺技术要求...................................................................2IDB52/T1001—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

4、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湄潭县茶业协会、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国家茶及茶制品检验监督中心(贵州)。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蜜、张贝贝、罗召、潘勇辉、陈正芳、郑文佳、牟杰、陆洋、宋光林、李荣华、朱丽。IIDB52/T1001—2015遵义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遵义红红茶加工的术

5、语和定义、加工要求、原料(鲜叶)要求和加工工艺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遵义红红茶的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SB/T10034茶叶加工技术术语DB52/T630贵州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DB52/T632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DB52/T1000遵义红红茶3术语和定义SB/T10034、DB52/T1000确定的术语和

6、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加工场所要求4.1加工场所基本条件应符合DB52/T630的规定。4.2生产过程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5原料(鲜叶)要求5.1基本要求为嫩、匀、鲜、净的正常芽叶。5.2鲜叶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1DB52/T1001—2015表1鲜叶要求等级要求特级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一芽一叶开展至一芽二叶初展二级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6加工工艺技术要求6.1工艺流程摊青→萎凋→做型→发酵→干燥(做形)→提香→精选。6.2技术要求6.2.1摊青将购进的新鲜原料尽快摊凉到常温,防止鲜叶变质。6.2.

7、2萎凋6.2.2.1萎凋槽萎凋6.2.2.1.1摊叶将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中。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老叶厚摊。摊叶厚度一般为15~20cm,摊叶时应抖散摊平茶叶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6.2.2.1.2环境要求鼓风气流温度:28~32℃,空气相对湿度:(70±5)%,萎凋槽前后温度要保持相对一致,鼓风机气流温度应随萎凋进程逐渐降低。6.2.2.1.3鼓风要求风量大小根据鲜叶含水量、叶层厚薄和叶质柔软程度适当调节,以不吹散叶层、不出现“空洞”为标准。根据萎雕叶的状态和萎凋的均匀程度,下叶前10~30min停止

8、鼓热风,改为鼓冷风或停止鼓风。6.2.2.1.4翻抖一般为1.5~2h翻抖一次,含水量高时翻抖间隔应适当缩短,翻抖时要求手势轻,抖得松,翻得透,避免损伤芽叶。6.2.2.1.5程度萎凋时间为5~8h。萎凋叶含水率(62±1)%为宜,感官特征: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草气减退,叶形皱缩,叶质柔软,紧握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2DB52/T1001—20156.2.2.2室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