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

ID:31950920

大小:1.8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1-29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_第1页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_第2页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_第3页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_第4页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与cd40l表达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大黄蜜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NF.a及CD40L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体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一直以来AS的研究被视为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寻求治疗手段的突破点。目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发生机制,已成为当今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热点,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肿瘤坏死因子.Q(耵师.0‘)主要由单核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分泌后,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影响脂类摄取与代谢,使血脂水平增高及增加细胞间质胶原的合成等参与动脉粥样硬

2、化的形成。CD40.CD40L系统是炎症过程中重要的信号通路,广泛参与了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细胞成分上均有CD40和CD40L表达,两者结合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多种活性介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阻断CD40.CD40L通路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或阻止已形成的斑块进展,为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TNF.a及CD40L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TNF.fl及CD40L表达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大黄蜜虫丸是活血化瘀的祖方,出自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

3、脉症并治第六》中,由熟大黄、黄芩、生地黄、蜜虫、水蛭、蛴螬、虻虫、桃仁、杏仁、芍药、干漆、甘草12昧药物组成,具有疏通经络、破瘀生新、缓中补虚之功效。本方配伍独特,既有破血逐瘀之虫类药,又有滋阴养血清热之品。近10多年来对大黄蜜虫丸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在不断深入和扩大,众多医家根据其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这一特点,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大黄蜜虫丸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循环系统方面效果显著。本实验主要采用经典喂养法加VitD3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从血脂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TNF.a及CD40L炎症因子表达等方面

4、观察大黄蜜虫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中文摘要方法:1实验药物大黄蜜虫丸购自徐州颐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402,实验前将药物分别研成粉剂按计量比例制成两个浓度混悬液(O.79:/kg,1.49/kg)供使用。血脂康胶囊购自北大威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6121l,实验前将药物按计量比配成混悬液(O.39/kg)(用药量相当于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的15倍)。2AS动物模型的建立饲喂基础饲料的大鼠40只,常规观察一周随即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蜜虫丸高剂量组、大黄蜜虫丸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给与基

5、础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配方1%胆固醇、0.35%胆酸、5%炼制猪油、0.1%丙硫氧嘧啶及基础饲料)的大鼠按70万单位VitD3/kg的总剂量分三天腹腔注射,连续观察21天后,模型组:每天灌胃蒸馏水(1ml/1009):大黄蜜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蜜虫丸混悬液O.79生药/kg灌胃;大黄蜜虫丸高剂量组:大黄蜜虫丸混悬液1.49生药/kg灌胃;阳性对照组:血脂康混悬液0.39/kg灌胃。继续观察8周。3观察指标实验结束后大鼠断头取血,低温离心3000r/rain:15min分离血清,血脂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

6、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法;一氧化氮(NO)采用硝酸还原法;内皮素(ET)采用放射免疫法;肿瘤坏死因子(TNF.a)用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CD40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处死大鼠并立即剖取主动脉弓,剥离外膜附着组织,一部分置于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用于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理变化。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Ofor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用又±S表示,采用组间对照方差分析法。结果:l大黄蜜虫丸对模型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

7、响模型组血清TG,TC,LDL—C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8、.01),有显著差异(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