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39809
大小: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殉道者 伟人 狂人__关于鲁迅与凡高的一种主观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殉道者伟人狂人——关于鲁迅与凡高的一种主观阐释你不认为每一个有勇气和精力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吗——忧郁、绝望、痛苦的时刻?这是每一个有意识的人的生存条件。我们能看到生活的全部吗?或者更确切些,我们看到的一面,是否仅是死亡的一面?——凡高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思想感到震惊。鲁迅与凡高这两个震撼着我的灵魂的人物是否真的具有可比性,还是仅仅因为我心灵的某种倾向性才把这两个丝毫不相关联的人物联在了一起?我必须承认我对二者的阐释是唯我的、主观的。我知道我不可能在这个题目下写出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论文。然而暝暝之中似乎有着一种召唤的力量促我在精神上倾向这两个人物,在他们与
2、人的类属性相沟通的宏阔通道上寻找联结点。一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鲁迅与凡高的人生呈现出那样斑驳淋漓的血迹?殉道——在我无数次追问自己之后,我从凡高自己的话语里得到了启发。凡高说:“我的一生,或者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除了殉道的经历外,不追求别的。”而“鲁迅在中国的现实命运,其实正是殉道者的命运”,“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便是其一生的绝妙写照。《野草·过客》篇多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鲁迅的内心隐秘:翁——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客——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
3、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翁——阿阿。那么你是从那里来的呢?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在这里除了“走”——无穷无尽,没有起始、没有终结的“走”以外,“客”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思考余地,甚至对“走”本身也是如此:“我”为什么走?“我”不可以停止吗?“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走的,又能在何处止歇?在这里“
4、走”这个过程已被神圣化,它就是目的,它就是意义,它就是理由,它就是一切,对它根本不能也不应该有任何的怀疑,因为在这里“走”已不再是由外在目的感追加的第二意的东西,而是自己自足的,它自身就已经彻底内化就是动力,它已经成为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原因。这是一种伟大者无以回避的宿命。所以: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在它那里片刻的停留都是不允许的,那神秘的召唤永久的无时不在的鼓荡在他心中,甚至便是来自内心深处,这是一种莫名的使命感,为了它生命干枯了也在所不惜,因为这种干枯将“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我无法
5、使用“寻找”、“追求”等那些世俗的词汇来阐释“走”的意义,因为这里“走”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动词,而是与鲁迅的整个生命现象联结在一起,具有生存本体论意义,它是生命的形而上学,生命的本质,是一切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结果,是目的又是动力,是过程又是结局,是原因又是结果。读《过客》我们分明感到一种对于“走”的宗教般的迷狂与沉醉,“走”在鲁迅那里具有先验的不证自明性,它是生命意义的源泉和体现。一部《野草》可以说就是一个殉道者的自我剖白,字里行间四处都燃烧着殉道的炽火:那么,我将烧完!……那我就不如烧完!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诅咒的
6、人们要钉杀神之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在这一层次上我们再去阅读鲁迅的话语就体悟出更多的内涵。鲁迅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7]与《过客》联系起来考察,这段文字背后的话语是:生命是属于我的,而我则是属于“走”的,因而“生命”便属于“走”,“生命”的存在就是为了“走”。单纯的“走”的热情并不能成为殉道,殉道的意义必须在对“走”的认同感超越了对“生存”的认同感,“生命”成为摆在“走”的祭坛之上的牺牲之时才可以获得,这或许是“过客”明知前面是坟,是寂灭而毅
7、然前行的唯一的理由。既然“走”是注定了的宿命,那么“生命”“走”向“死亡”而寂灭也是注定的,所以巷迅说“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诅咒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诅咒。”[8]“我是诅咒‘人间苦’而不嫌恶‘死’的,因为‘苦’可以设法减轻而‘死’是必然的事,虽曰‘尽头’,也不足悲哀”。与其苟且地生不如死,“沉酣”于死的“大欢喜”和“大悲悯”中。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种沉酣、这种对于贡献自身生命的热情便正是殉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