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

【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

ID:31939662

大小:3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_第1页
【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_第2页
【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_第3页
【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_第4页
【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儒学与宗教学术界前些时候有过一次关于儒学是否是宗教的大辩论。辩论中部分学者明确提出儒学是一种宗教,主要理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儒学经典与儒家圣贤寄存着明显类似于宗教信仰的情感;儒教就其外在形式与社会功用来说,也与宗教相似或相当,理应称之为宗教。至少在某些学者那里,有所谓的“以西律中”的倾向,寻求与西方文化看齐。西方有神灵崇拜,中国也有;西方有终极关怀,东方人也不例外。另有一些学者,显然试图在否定宗教,给儒学贴上宗教的标签可能另有深意。坚持儒学不是宗教的学者,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常看到一种情感的流露,或试图从某种势力的阴影中奋力挣脱出来,并找回自己本应拥有的东西。他们注意到儒

2、家文化独特的人文色彩与道德取向,这些生活要素必定离超自然的神灵世界相对遥远。传统文化在他们心目中是独立于西方范畴的,他们要找的或许是民族文化的那份自信心。在这次尚未有定论的研讨中,一个最熟悉的思路就是在否定儒学宗教性的同时也在否定着宗教。如此看来,辩论实际上关系到两个大的问题——“儒家文化是什么”和“宗教是什么”。无论儒学是不是宗教,评定的尺度实则只有一个,这就是西方宗教学的概念。是宗教,因为儒学具有某些与之符合或相类似的东西;不是宗教,是因为举出了与之相左的证据。是与不是最后还是离不开西方强势文化的藩篱。真有一种天生正确的概念可以高傲地评判其他传统是对是错,有价值还是无价值,别人

3、却无权来评价它?现在看来,现实确是如此,但历史却不是这样的。许多古老而伟大的文化传统,如古印度文化、古埃及文化、中国文化,他们都曾各自拥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空间,彼此相对独立并按照自身的法则发展着,其价值本身无需外人来评判。在未来全球化生存中,人类必需共同遵循平等交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多元和同的精神空间,这与西方中心论并不吻合。过去与未来,人类文化都应是多元并存互为映衬的,为什么现时当中却不是这样呢?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个潜在的周期,东西方文化的兴盛是交替出现的。宏观上同步发展的技术理性和伦理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常会表现为交替前进。东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特性,西方社会在对客观世

4、界的探索活动中更富有活力,对人类物质文明作出了更为巨大的贡献。但是物极必反,步入现代社会之后,“工具理性”逐渐失去了市场。人类在寻求更完美的生活时发现物欲毕竟代替不了道德与秩序,当社会在呼唤和谐与优雅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开始由崇拜西方工业文明转而赞赏东亚文化的道德与温情。科技革命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类的发展并未就此止步。物质条件的充实为下一轮精神世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今日世界已处于资本全球化时代,这只是一个开端,全球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也是在为全球文化以及全球伦理的展开夯实基础。知识经济的到来确立了精神财富在未来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与之相适应的是对人自身价值

5、的回归;对社会良知、伦理道德的崇尚不久就会超越对物质技术的崇拜、对金钱的追求,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动力,东方人文传统将成为首选。到那时候,人们就不会再问“儒学是不是宗教”这类问题了,即使要问也会换另一种方式,比如:“宗教是否符合和谐价值”、“科技理性能否被伦理德所整合”等。“儒教是不是宗教”是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评判的,问“宗教是否契合于儒家精神”将是立足于东方文化的视角,世界能否找到一个统一的准则来平息这种各自为政呢。今天的世界更需要一个“全球伦理”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就象《世界贸易公约》的作用一样,让不同形态的文化在一个和同互动的框架中都能得到应有的发言权,用丰富

6、多彩的多元性、有序性的世界文化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人类文化传统的形式远比西方中心论者眼中的概念要丰富的多。信仰也是多元形态的,有供人膜拜的超世俗的神灵,就会有融在生活当中的伦常至理;有依靠强力维持着的国家认同,也有靠亲情维系着的社会体制。信仰可以是入世的,也可以是出世的;可以是“时中”的,也可以是恒久不变的。为什么非要用特殊去限定普通?答案就是那个行将就木的“西方中心论”在作怪。这种意识出自于某些中国人的思维则更加令人深思。一些东方人极力去维护一个曾经侵害过自己,现在正走向衰亡的价值观,个中原由着实令人费解。或许像是得了软骨症却因惧怕失去他人的扶持与施舍而不愿去“补钙”。

7、果真如此,只会让人乐得少去一个竞争对手而多出一个用来炫耀仁慈的高级宠物。文化的自信只能靠自身的奋斗而不是靠他人的施惠得来,中国文化的坐标只有到人类文化大系中去寻找。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赖以传承的“教义”,这种被系统化、符号化,起着教育与教化功能主流文化形态通常被称之为“教”。它可以传续民族的核心价值,明确社会角色的权力与责任,告诉每一个成员“我是谁”,我应该相信什么、怎样去做。它用一整套可重复施用的程序来保证自己不被其它文化所取代,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与其他民族及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