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39595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说不尽的狗》参考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说不尽的狗》参考资料1、文本全解。(1)作者简介。孙绍振是江苏盐城人,1936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曾在北京大学、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1972年调入福建师大中文系。1990年至1995年,先后到德国、美国、香港等多所大学讲学。现在是福建师大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政协常委(1996年起)、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写作协会名誉会长、福建师大文艺创作美学研究所所长。孙绍振在文学评论界、文艺学、写作学、当代文学研究、阅读理论研究、口语交
2、际理论研究等领域以及语文教育界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是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散文家和演讲家。孙绍振14岁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在求学和工作期间他一直勤奋创作,出版多部诗集和学术专著。在学术方面他尤以文艺批评及幽默文论见长。90年代孙绍振在旅居德国期间,开始了“幽默散文”的写作。他的以《美女危险论》为代表的一批幽默散文,戏说世俗世界的种种琐事,涉及人们热衷的时尚话题,在幽默与调侃中触及读者的内心世界,使人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有了新鲜的认识和思考。《说不尽的狗》就是这样的一篇幽默散文。(2)基本解读。‘文章主要讨论了西
3、方人和中国人对狗的态度和感情的不同以及中国人对“狗”“说不尽”的复杂心理。文章开篇提出话题,引出问题。首先作者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文章开头写到“歌德曾作著名散文《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竟然引发我的灵感作《说不尽的狗》”,而之所以是引发的灵感跟“狗”有关系,又是因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的陈德鸿博士,请我为他们系作报告”,让“我”很为难,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上的事除了中六合彩,翻译最难”,难是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那几乎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由此引出全文的话题“狗”。这个头一环扣一环,自然而严谨,既紧扣
4、了题目,又为全文定下基调。接着作者具体描写自己在德国和美国所领略到的西方社会的“狗文化”以及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方人对狗的宠爱和自己对狗的厌恶,与之相应,更幽默传神地表达了自己处在两种文化中的矛盾和尴尬。第4段承上启下,作者经历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之后,自然地提出了问题,“为什么爱洁成癖的德国、美国漂亮女人抱着狗亲吻而不觉其脏,而我这个为柏杨先生斥为‘脏乱酱缸'中‘丑陋的中国人'竟然天生拥有一种身如菩提、心如明镜的洁净感”为下文进一步展开议论做好了准备。针对问题,作者首先提出答案,就是“这可能是出于
5、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累”,点出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卑贱的。接着作者通过汉语当中跟“狗”有关系的词语的分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讲了中国的情况后,作者又自然地联想到欧美的情况,从狗联想到鱼,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动物的不同态度再次进行比较。在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作者并不是以一个批评家的身份去进行评价,而是始终以一种客观、轻松而幽默的口吻来摆事实,因此尽管内容上偏向于认为“善良的汉人对狗实在成见太深,而且毫无道理”,但读来却不觉咄咄逼人,反而显得真实、亲切。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汉文化中“宠爱”狗的一面。首先是“
6、在汉语语义形成初期”,狗是“很受宠爱的”,以生肖属相为据;然后是“不走极端的汉人,有时对狗比西方人更宠爱”,以对孩子和喜爱的人的称呼为例,将汉文化中有关狗的部分较完整地勾勒了出来。最后,作者回应开头,从“狗”再回到比较文化的问题上来,以钱钟书的一段轶事为引子,再次强调翻译文学和比较文化之难,最后以调侃的笔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3)精华鉴赏和问题探究。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一种富有个性的幽默感。这种幽默并不刻意追求教化作用,也不刻意追求机智聪慧,而是显现出了明快、透彻、自由、调侃的文风,使文章充满轻松、洒脱的气息。例如
7、:…因为美国的狗更骄宠。你一进门,它就撞过来,对你显示那西方美人的热情把柔软的然而脏得发黑的前爪伸给你握,完全是一派古典浪漫主义的诗人风范。时还不以用冰凉的鼻子磨擦你的脸颊为满足,还要像契诃夫在《文学教师》中所写的一只狗那样,在你吃饭的时候把头搁在你的膝盖上,并且把它的馋涎毫无节制地留在你特为做客而买的名牌西服裤上。我此时一身轻松,狗唾沫也好,狗腥味也好,反正是远观他人嗜痂,陡增自身爱洁之优越感。同时我又不无虚伪地称赞她家的狗很“热情”。文章在结构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表面“散”,而内在严谨。初读时,感觉作
8、者似乎只是随性而谈,想到哪说到哪,实际上文章的结构上下勾连,非常严谨。但文章在结构上也并不是说没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第1段的后一部分“一九九O年,我在西德……我反驳说,他们看来还是有责任感的”,如果放到第2段,可能更好一些;因为这一部分已经开始讲作者在德国的经历,与第2段的开头关系密切。目前这样的处理,使第2段的开头略显突兀。2.习题解说。(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