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11914
大小:4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26
《变法求索者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法求索者必读《韩非子》陈敏昭(三门峡行政学院社会管理教研部472000)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是相对自由、民主、开放、创新的时期。它奠定了光耀千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集权专制理论和体制的形成时期。在当时众多的学术派别中,法家学派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而法家中最著名的是韩非,他是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同时在某些方面也是集权专制理论和体制的建构者。总的来说,韩非的学说既实用又有理论开拓,是在中国这块特殊土地上开放的一朵社会管理奇葩,历朝历代,无论是变革实践者还是理论先行者,无不希冀从《
2、韩非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二千二百多年前,在一统七国的历史进程中,雄心勃勃的秦始皇帝嬴政就时刻把《韩非子》作为枕边书,时时拜读,并且认真实践之。《韩非子》的最大奉献,不是“二柄”,不是“三刀”(虽然“二柄三刀”是韩非之法的主要内容),...而是将权力及其黑幕化为煌煌阳谋,陈列于光天化日之下,其深刻明彻,其冷峻峭拔,其雄奇森严,其激越犀利,其狰狞诡谲,其神秘灵异,其华彩雄辩,其生动谐趣,无不令秦始皇帝嬴政佩服的五体投地,必欲为其所用。即便生不能为我所用,则死必为吾鬼!这种心态必然决定了韩非的命运。韩非虽然死于非命,但是他揭示的权力运行法则、治世之良谋却通行了数千年。
3、正如后人评价的:《韩非子》乃药石中烈者,沉疴痼疾,非此不救;用之不当,立可杀人!今天,中国的改革进入到一个特殊阶段:不进则退,不改等死,改急了猝死。何去何从?我们何不从《韩非子》中找点借鉴?我们且听听韩非对当时乃至于今的社会现状之描述是何等的精准:“修士(人品高尚之士)不以货赂事人,恃其精洁,更不以枉法为治。人主左右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毁诬之言起矣!治乱之功制于近习,精洁之行决于毁誉,则修士之吏废。听左右近习之言,则无能之士在廷,而愚污之吏处官矣!”当然,韩非又是非常清醒的,变法者与当道者不两存:“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
4、劲直,不能矫奸。智术之士明察,听用,则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士劲直,听用,则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如是,智法之士与当道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变法者多数处于不利地位:地位低下,势卑位贱,无党徒附庸,缺乏故交根基之护佑,与君王及其亲信疏远。如此,改革者不死于公法,则必死于私刑。然而,改革者多数是大智大勇者,百十年才能出现一个,宁为改革死,也不愿为愚昧落后腐朽之体制而苟活。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来,韩非的理论是多么的奇特而偏颇。汉以后韩非理论中的专制理念...成为中国社会专制政府必备的政治意识形态,他的“法、势、术”理论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座右
5、铭,集权专制社会成为中国的常态。统治者仗势弄权、持法玩术历数千年而不改!至今如故!就这点看,是韩非之悲乎?还是中国之悲乎?法家的“二柄三刀”和法家之源“二柄三刀”简要概括了法家思想的核心:“二柄”指对能够富国强兵的人和事进行奖励与对阻碍富国强兵的人和事进行惩罚;“三刀”则指法家的“法、势、术”。“法”:明法正典,严格执法,以法治国;“势”:君主亲自掌握权力,居高临下,随势变通;“术”:才位相趁(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辩识臣下之忠奸,防止奸臣搞阴谋诡计、结党营私、篡权夺位,使臣下悚惧,不敢为非)。应该说,“奖惩”和“法、术、势”比较好地概括了古代法制国家的
6、特点。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法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充实,是实践中的综合性学派。从源流上来讲,法家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对古人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第二是来自儒家倡导的“礼”制;第三是来自道家的方法论。当然,法家还包容了其他学派诸如墨家、名家、纵横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西周时期,执政者希望人们依据亲缘、血缘关系保持和睦的人际关系,依照“亲亲尚恩”原则制定出周礼,即“以礼治国”。而太公望提出了“尊贤尚功”:为了富国,要尊贤;为了强兵,要尚功。春秋初期,管仲对齐国的有效治理论证了“富国强兵”...理论的实用性。管仲辅佐齐桓公在齐国执政四十多年,为齐桓公首先称霸打下了
7、坚实基础。管仲本人虽然十分重视“礼、仪、廉、耻”是“国之四维”,但是根据其施政措施,和后人所总结他的传世著作《管子》的内容看,我们可以发现他实际上是法家的先驱者。管仲以“仓廪实则知礼节”,主张奖励耕战,增强国力,以“令顺民心”为目的制定新法,并认为“法尊则国强,法盛(法规细致全面并得到广泛执行)则国盛”,并倡导君主带头尊法、守法:“明君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春秋末期,郑国相国子产的“铸刑书”开创了中国成文法运动和法制公开化。子产主张“法高于王”,开创了平民法治文化。子产主张广开言路,保留郑国国民聚会议论政事的乡校,也对法的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