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875100
大小:33.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23
《关于德育的主体与主导之辨证.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德育的主体与主导之辨证陈金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通常所说的“德育”有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狭义的“道德教育”之分,鲁洁教授等将广义的德育界定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和受教育者的规律,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见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P128。本文的“德育”主要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道德教育”之含义。众所周知,当下社会道德状况不尽
2、如人意,道德困惑、道德迷茫、道德偏离、道德失范乃至道德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感叹德育的困境。“范跑跑现象”、“小悦悦事件”、“有偿让座”与“失物招领收费”的讨论、“彭宇案”和“药家鑫案”等轰动全国、瘦肉精和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触目惊心、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情况发人深省,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和恶性案例不可避免地让人们思考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道德究竟是“爬坡”呢,还是“滑坡”了?原本无需思考的问题竟成为许多人现实的尴尬困境和两难选择?笔者认为,当下的德育模式在相当程度上难辞其咎。因为这种模式的明显缺
3、陷就是,视教师为德育中心和主体,以知识传授灌输为重点,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因作用却被忽视,学生沦为被机械地加工、改造的对象,其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遏制。显然,这种德育模式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而日益暴露出与人的发展的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求,最终影响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姬刚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下德育课程影响力下降,教师在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低,恶劣的道德环境,引发学生道德观混乱甚至崩塌。学生在道德问题前迷惘,在道德选择前无所适从,社会责任感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缺乏道德行动力。见
4、姬刚、应中、,于春华、殷实:当前高校德育环境的透视与分析,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4)。笔者认为,解决德育的这一困境,最有效的路径就是正确处理德育中的主体与主导之关系,建构一种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师生互动的德育新模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譬如有关于“主体性和主导性”的论述,【见吕相康:“教学定则: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实现——兼论教学与教育的统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孟彩云:“新时期高校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5、03期】,也有关于“双主体结构”的阐释,(见陈秉公:论《基础》课教学的“双主体”结构与“学导式”教学模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7期)。但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虽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这只是就德育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而言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都是人,都应该作为主体来看待,也应该发挥各自的主体性作用。其实,德育课程就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只有通过“双主体”互动才能实现德育活动的目的。一、德育新模式凸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当下的学校德
6、育中,教师既是德育的主体,又是德育的主导,而学生是被动接受教育影响的人,仅仅被看作像“容器”、“白板”一样的客体,一任教师的灌装和涂抹。这种德育模式完全忽视了人的价值,抑制人的主体能动性。鉴于此,德育新模式力求变教师的主体和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人具有一种特殊的自觉能动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毛泽东说过:“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
7、。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页。)换言之,就是要弘扬学生的自觉自愿、自主自为、自律自控的精神。所谓自觉自愿是指学生在具备道德主体意识的前提下产生自觉履行道德原则规范、追求道德完善的内在要求。所谓自主自为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能力,在道德生活中自我做主、自我行事,不受他人支配。所谓自律自控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处世待人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
8、自我约束。不难发现,这种德育新模式凸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体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潜力的挖掘,从而更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言而喻,德育新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所谓道德能力,是指学生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分析、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逐步培养、提高学生在面临道德问题时明辨是非、做出正确道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