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92941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山东昌邑北孟塔耳堡小学26132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农村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到: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牛由于个人素质和家庭教育比较好,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主动,认真踏实,成绩优秀并能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另有三分之一的学牛习惯表现一般,其特征是管理到位,他们的表现较好,成绩还能上升,一旦管理疏忽,表现就差;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其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差,表现为不讲个人卫牛,衣冠不整,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思考,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校内校外屡犯错误,作业书写极不认真,校内作业要在老师的
2、及时督促下才能勉强完成,课外作业从不主动完成甚至根木不做,各项能力几乎谈不上,成了问题学生。为此老师伤透脑筋,为他们付出几倍于别人的心血可收效甚微。一、学校教育为学牛习惯搭起平台孩子自上幼儿班开始就步入校园,在学校学习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老师的教育与管理对学牛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和影响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1•融入集体,学习合作。作为个体的孩子来到学校成为学生,就好像一只小羊融入羊群,在大家庭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集休活动中分享快乐,这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所起不到的作用,学
3、牛参与集体,大家的长处融合在一起,能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无意中学会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对于改善自身行为,养好习惯,克服独生子女的种种弊病,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都能起到促进作用。2.以人为木,爱心感化。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以人为木,尊重学牛主体个性日渐成为教学过程中落实的新理念,面对表现不好的学困牛,老师应该更多地给予关心呵护,体贴入微,而不是歧视,丢弃不管。2014学年初,我任教五年级语文,第一天我就发现一位叫徐丽君的学生,其面貌特征活脱脱一个“济公”,头发竖在头上像刺猬身上的刺,脸上黑漆漆的像正在上班的锅炉工,衣冠不整说
4、不上是I口还是破,一双小手像是刚从垃圾堆里抽回来的一样脏兮兮,看着这副模样,我很诧异。经过了解,她的妈妈已与爸爸离婚,她跟随年近八十的爷爷生活。她爸爸成天在外忙得团团转根本照顾不了她,晚上我就打电话到她家,要求家长把徐丽君整理干净,包括衣服和身体,她爷爷向我诉苦,不是不给她整理,而是她自己不讲卫生,第二天我找她谈心,向她提出要求:一是从头到脚要讲卫生,保持干净;二是不许到垃圾堆里找东西,老师天天检查。见我态度坚决她只好转变态度,与我配合,每天以干净整洁的形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过了几天我还买了一双鞋给她,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对她的习惯培养和
5、学习辅导。3•诚心帮助,贴身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是真诚和无私的。比如说徐丽君,她没有学习用具,甚至连草稿纸也没有,不是家长不给她买,而是她自己用不到两天就坏了没用的了,我在短I]寸间内给她配齐了学习用品,教她好好使用,好好保管,但是她做不到,一学期下来我硬是给她一个人准备了8本草稿纸,她终于懂得打好草稿的重要性了。有一次检查她的数学练习册,竟发现她一直没做,所以没有批改,我就把她带到我家里,她做一点我给她改一点,不对的重来,同时打电话通知家长,告知情况,晚上就在我家吃晚饭,她竟吃了一大碗,第二天她到学校告诉同学们说
6、,“还是到张老师家做作业好,下次还要去。”我真是哭笑不得,但我也觉察到,她的行为习惯是能够转变的,只是要坚持再坚持。4•讲究方法,耐心辅导。一个人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坏习惯也是长期积累而成,要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用极人的耐心指导着徐丽君一样的同学,首先是教给他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应该去做的,其实也就是“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的内容,关键是明白是非;其次是跟踪督促,这比讲多少遍还垂要。5.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并非力量大,而是功夫深,目标专一,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坚持下来
7、,奇迹就会出现。比如:全班36名学生中像徐丽君一样的就有6名左右,每人的特点不尽相同,稍有疏忽他们就会溜之大吉而不管学习是怎样的落后,我只好提出统一要求:每天放学前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才能离校。留下少部分人把作业错误重新订正,把练习册的遗漏补上,没有听懂的内容再讲一遍,不会做的习题再解释一番,天道酬勤,现在,全班同学都能够及时完成课内作业并且认真规范。事实胜于雄辩,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习惯在于坚持培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二、家庭教育为学生习惯落实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搞好学校家庭社
8、会教育协调,有利于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依靠,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的方式很多,家长教师相互访问、家长会等都能起到交流、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