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

ID:31790454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_第1页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_第2页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_第3页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薛华薛丽芳(江苏省江阴市青阳医院妇产科214401)【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在妇科中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入院治疗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8周的治疗发现,两组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采用综合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在临床医学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与

2、意义。【关键词】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53-02在妇科疾病中,慢性盆腔炎属于常见的一种,该症状是由女性的生殖器官受到慢性炎症感染而引起的,它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白带多、白带异味、腰紙部酸痛、下腹坠痛等[1]。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的身体条件较差,且患有急性炎症,那么这些患者也常伴有慢性炎症症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该病对女性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和抑制慢性盆腔炎的发牛。木院通过回顾分析釆用不同治疗

3、方式的88例盆腔炎患者所获得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接受入院治疗的88例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在21-50岁,平均年龄为(35.5±7.3)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为2.5年,其中有20例患者属于输卵管盆腔炎,18例患者属于盆腔结缔组织炎,6例患者属于其他类型的盆腔炎。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在23-47岁,平均年龄为35(35±6)岁,病程在1.5・3年,平均病程为2.3年,其中有21例患者属于输卵管盆腔炎,

4、16例患者属于盆腔结缔组织炎,7例患者属于其他类型的盆腔炎。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体征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西药抗生索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泡西丁、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等。用药规范: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克林霉素药剂,每天600ml,共注射3次。庆人霉素一般联合克林霉素使用,也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进行调整,基本是1.5mg/kg,每日注射3次,当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后继续给予静脉注射2-48h,之后改为口服克林霉素,药量调整为每次45

5、0mg,每日服用4次[2]。如果患者出现盆腔脓肿症状,可以在上述用药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头抱西丁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剂量为8g,坚持用药4天。如果患者的慢性炎症较为严重,就需要对患者注射适量的葡萄糖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措施主要有:①心理治疗。医疗人员通过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以最佳状态来接受治疗。②饮食治疗。向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吸收、清淡的食品,忌辛辣、烟酒。③西药抗生素治疗。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采用头抱西丁、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妥布霉素、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与对照组

6、相同。④物理治疗。具体措施是采用红外线烤灯对患者的下腹部与腰舐部进行照射,每日2次,30min/次,坚持治疗2・3周吋间。红外线烤灯的原理是通过运用温热处理透过患者的盆腔组织,增加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速度,从而改善炎症症状。⑤中医治疗。采用穴位针灸结合中药坐浴的方式进行治疗。坐浴采用的药物只要包括当归、赤芍、怀膝、红花等,这些成分能起到祛湿利尿、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等作用,每次坐浴30min,每日1・2次。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妇科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超声检查无异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妇科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部分的包

7、块。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好转,其至出现加重趋势。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t值和X2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治疗8周吋间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缓解,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V0.05),如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42215784.1观察组442617197.73讨论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