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ID:31789555

大小:55.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1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2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孙国青《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木,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将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纳入到己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一种过程。这种内化过程,需要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1努力打开学牛闭锁的内心世界要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实现课堂的充分交流,首先要把话题确定得恰到好处,有的问题太浅或太小,学生对此“不屑一顾”;有的问题太深或太大,学生无从谈起或摸不着头脑;有的问题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

2、世界,对此学牛“没兴趣”等等,都会使课堂失去交流的基础。交流的话题要定好,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要想办法去激励。尤其是各个学生的数学天赋不同,兴趣也各有所偏、各有所长,这就更需要教师多费心思确定好所提问题的基准点。从话题设置的对象看,由于比教育更木质、更伟大也更人性,所以那种被动的教育正在被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代替,“对话式”教学的话题还可以让学生自定,也可以保证学牛有话说。教师要发挥其指导作用,提出一定的话题要求和必要的范围,以免脱离文木。话题的设置,还要注意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让“对话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在小学数学

3、四年级的课木中有一道例题涉及到高斯求和,当时我还没有讲授关于高斯求和的有关知识,所以就借此机会上了一节对话课。一上课,在黑板上列岀“1、2、3、4、5、6”六个数,分别让各小组学生加和并说出各自加和的方法,然后让学牛自己总结“和21是哪个特征数的倍数”,并抛出“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我在旁边密切地注意着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不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15分钟过去后,小组代表说出他们各自组的讨论结果,其中有三个小组用的是(首项+末项)×项数/2的方法,另外有两个小组能准确说出21=7×3,中1+6.2+5.3+

4、4都为7,共有3组,因此此题为7×3=21,这就说明全班已有75%的学生已经明白了高斯加和的表面形式。我用15分钟具体给同学们讲解了本质知识和加和形式,最后又用剩余的5分钟介绍了数学家高斯及高斯定理的发现背景,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反应热烈,效果良好。2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

5、建桥梁。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出示了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熟悉的生活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课本,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此吋,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自

6、己的角色3.1在对话之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式”教学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只有当教师能高瞻远瞩地将这些问题了解于胸之后,“对话式”教学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所倡导的总设计师角色不是传统意义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井然有序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3.2在对话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尤其是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会出现课堂中的喧闹情境,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

7、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要格外留心,绝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3.3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以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4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情感传统教学崇尚终结性评价,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常用的评价语是“答得好”,“真不错”,“有进步”,“学得不错”等等。这种千人一面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不重个

8、性的评价,把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泯灭于其中。新课标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其终极目的在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多-•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