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头孢美唑联合清开灵颗粒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头胞美坐联合清开灵颗粒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头砲美哩注射液联合清开灵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头鞄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头匏美哇治疗的基础上适时口服清开灵颗粒,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0%,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在退热降温等患病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中医辩证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对病患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观察病患的临床
2、症候情况,及进一步作出中医辩证,对照组及实验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2o1.3治疗方法依据第7版《实用儿科学》[1]和《中医儿科学》[3]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支持。对照组给予头胞哌酮舒巴坦钠(规格:1g,生产单位: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13,批号:1139078、1039150、1239127)50〜200mg/k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注进行治疗,每日2次;实验组给予头胞美哩(规格0.5g,生产单位: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03,批号
3、:818090306,818090905、818110417)(25〜100)mg/k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注进行治疗,每日2次;实验组在头砲美哩静注治疗的基础上按照中医辨证的情况给予口服清开灵颗粒(规格3gX12袋/盒,生产单位: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88,批号:100114、100501、110202)6g,每日3次,联合治疗3〜6d,给药期间密切监控患儿体温,适时给予物理降温。1.4疗效判断标准按照《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1994年施行)及卫生部药政局《抗感染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标准,按治
4、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检查四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四项中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用药后72h病情无明显进步或加重者)进行三项评定。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X100%,以此计算总有效率。1.5观察主要体征指标消失时间情况分析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喘憋消失、肺部啰音消失等症状及体征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情况。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清开灵颗粒是根据清・吴瞩撰《温病条辨》上的名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加减而成
5、,并运用现代科技研制开发的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金银花、板兰根、牛黄、水牛角、珍珠母、黄苓昔、胆酸、猪去氧胆酸、梔子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开灵通过抑制内生致热原(下丘脑白细胞介素)、中枢发热介质(下丘脑及脑脊液中环磷酸腺昔)的生成,促进解热物质(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的释放而发挥体温调节作用[8];同时清开灵颗粒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对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9];因此清开灵颗粒在治疗小儿肺炎方面具有抑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在抗炎方面更是能通过提高白细胞
6、吞噬能力和增强细胞内氧化杀菌能力,对内毒素性发热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本研究结合中医辨证理论,根据实际病例临床症候,适时给予头胞美吐联合清开灵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达92%,特别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哮鸣)音消失时间方面均显示出较显著的疗效;清开灵颗粒是纯中药制剂,温水冲服口感较好,中西药联合用药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参考应用。[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94中医
7、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2006.[3]张伟.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优势[C1.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中国浙江宁波.2011[4]汪受传,韩新民,任现志,等.小儿病毒性肺炎480例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J].南京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14-19.[5]头匏美吐临床验证协作组.头匏美吐临床应用的评价[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0):668-672.[6]朱晓东
8、,卫敏江.先锋美他醇(头砲美哇)治疗283例小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C].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