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79560
大小:57.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发展区域生态经济——定西市安定区梯田建设成效与做法李军霞(定西市安定区水利水保局743000)摘要:定西市安定区全境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牛态基础条件脆弱,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区人民近三十年来,不畏自然条件严酷,战天斗地,充分发扬“三苦”精神,逐步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修梯田、兴产业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的水土保持牛态建设之路。关键词:安定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一、基木情况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距省城兰州100公里,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素有“兰州门户、甘肃咽喉”之称。全
2、区辖19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33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总耕地面积255万亩,人均5.3亩。全境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700-2580米,年平均气温6.3°C,无霜期141天,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1526毫米,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从根木上改善生存条件、彻底摆脱贫困,全区上下把水保生态建设作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牛态经济、增强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不懈地开展梯田建设为主体、
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开发。通过实施以改土、改水为主的梯出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使昔日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路。截至2009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梯W158万亩,农业牛产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牛产能力显著增强。二、建设历程实践证明,梯田建设是干旱贫困地区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一条正确路子,回顾安定区梯出建设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民会战阶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定人民积极响应“农业学大
4、寨”的号召,各公社都成立了基建队,干部群众,披星戴月,顶酷暑,战严寒,兴修梯田。在当吋定西县青岚乡人坪村成为全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在全县掀起了“远学大寨、近学大坪”的梯田建设高潮。第二阶段,发展提高阶段。1983年安定区列为国务院“三西”建设重点县和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1987年又启动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关川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安定人民紧抓机遇,因地制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先后建成了官兴岔、花岔、石家岔、高泉沟、石门等一批以小流域为代表的示范工程,创立了“梯
5、田+水窖+科技二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二脱贫致富”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改善了生态基础条件,实现了全区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第三阶段,全面攻坚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指导原则,确立了“水保立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思路,全区梯田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特别是1999年国家扶贫基础工程试验项0的启动实施,对安定区的梯田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区上下抢抓机遇,梯田建设由人修为主转变为机修为主,提高了
6、工程质量,加快了建设进度,为发展壮大农村支柱产业夯实了坚实基础。三、建设成效梯田建设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基本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而口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水土保持、提高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逐步走出了一条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之路。一是控制了水土流失。目前,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25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68.2%,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梯田占综合治理面积的46.7%,是拦蓄径流的最主要工程措施之一。据统计,现有梯田每年可拦泥760万吨,拦蓄径流1775万方
7、。通过实施坡改梯工程,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提高了农作物单产。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后,提高了水、土、光、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自然降水利用率可提高20%,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据测产,正常条件下,梯田地比坡耕地亩均增产粮食34公斤以上。据统计,从1949年到1982年的33年间,全区粮食总产1亿公斤以上的只有5年,而从1983年开展以梯田建设为主的重点治理以来,粮食总产连年保持在1亿公斤以上。特别是在1997年全区遭遇50年--遇
8、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到1.14亿公斤。从1983年到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7元提高到2391元,贫困人口由23.7万人下降到0.72万人,农村贫困面由70%下降到1.9%。三是推动了农村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梯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大力发展马铃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