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

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

ID:31778654

大小:65.0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_第1页
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_第2页
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_第3页
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_第4页
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使用价值流通地位和作用探究摘要: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纽带,在社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程度上对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所忽视。本文在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关键词:使用价值;流通;分工;基础性地位中图分类号:F03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3-09-05作者简介:张得银(1979-),男,江苏东海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流通经济;陈阿兴(1964-),男,江苏涕

2、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丁宁(1979-),男,安徽东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JY071。尽管流通理论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与主流经济学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厚重相比,流通经济学及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则太显单薄,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基本范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究其原因,主流经济学对于流通意识的淡薄,对于流通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忽视

3、可能是最主要的。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生产目的”的描述:“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的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Clio尽管在前古典经济学中就可以追寻到流通与生产、消费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三位一体”的思想,然而流通却与“生产的目的”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一一在主流经济学发展历史中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流通理论研究始终游离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散落于一些与流通相关的理论中,流通经济学未能发展并建立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和框架。

4、本文对流通地位与作用的思考,沿着建立和完善流通经济学学科体系和促进流通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融合的逻辑思路,回归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起点,从使用价值的研究视角探求并剖析社会再生产的本质和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论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流通保障社会经济顺畅运行的决定性作用。一、流通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演进中沉浮流通在主流经济理论中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流通起源、流通缺失和流通回归。(一)流通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认知1.前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布于色诺芬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

5、学》(公元前326)和柏拉图《理想国》(公元前387-386)o色诺芬在研究奴隶制度下的自然经济问题中,发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并且从使用价值的视角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提出劳动分工的必要性,分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每种物品都具有供直接使用和与其他物品相交换的用途,并且说明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对于一切商品都具有等同关系),阐释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柏拉图从人性、国家组织和使用价值的生产等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2.“重商主义”对货币、生产与财富的专注。15-18

6、世纪,安徒安•孟克列钦(1615)、安东尼•塞拉(1613)、托马斯・孟(1621)等注重考察货币在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货币(金银)看做是一国财富的主要来源,提出“多卖少买”、“控制进口、扩大出口”等积累国家财富,减少财富流出的贸易思想。尽管“重商主义”的专注推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但是经济学的研究从此开始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流通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To1.古典经济学对价值创造,分工与生产、流通问题的研究。威廉•配第在《赋税论》(1662)中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思想,并且将政治经济学研究从流通转入生产领域;布阿吉尔贝尔(

7、1697-1707)在配第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创造财富,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的观点;魁奈(1747、1758)分别提出自然法、自然秩序的概念,并且用生产经营活动分析资本的流通和社会再生产问题;亚当•斯密(1776)在批判“重商主义”将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基础上,在《国富论》中,强调分工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性,对流通和生产问题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其结果导致国际贸易问题此后更多地被主流经济学所关注,但是对于绝对优势的忽视却进一步将国内贸易与国际

8、贸易割裂开来。(二)流通缺失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组织及交易的过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