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

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

ID:31776597

大小:56.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分析郑建浜(温州市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温州325000)[摘要]目的:为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某基层医院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通过对治疗前、治疗后脉率、收缩血压、舒张血压的变化来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讨论:使用厄贝沙坦片比卡托普利更利于高血患者的治疗,疗效持久,且副作用更小,具有更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基层医院[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4-1620(2015)10-067-02对于正常人而言,其血压的波动会被身体系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而不会出现身体异样。但是,从整个人群的血压分布情况来看,随着年龄层越高,血压的水平也会表现得越高。特别是对于50岁以后的人群,其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呈降低趋势,这就导致其脉压增大,多种证据表明,脉压增大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肾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牛密切相关,将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作为我国老年人群体中的常见疾病,高血压及其冠心病、肺心病等合并症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出现死亡或者致残的情况较多。因此,需要对

3、该疾病的治疗进行大量而深入的研究。接下来,木文将利用某基层医院的数据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过分析。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分析资料木报告中所使用的资料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案例,共102例,全部来自某基层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治疗情况整理。在这些案例中,势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分布在60岁至9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74±1.5岁;患者患病时间分布在「25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为13±2.7年。为了硏究便利,按照高血压防治规

4、范,将患者的高血压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患者共有30例,其血压水平在140-159mmHg(收缩压)和/或90-99mmHg(舒张压)之间;第二等级患者共有44例,其血压水平在160-179mmHg(收缩压)和/或100-109mmHg(舒张压)之间;第三等级患者共有28例,其血压水平在180mmHg(^缩压)和/或llOmmHgC舒张压)以上。在这些患者中,只患有收缩期高血压的有42例;在临床中有头晕、头痛、失眠及耳鸣的患者有52例;在临床中表现出糖尿病合并症的有25例,有支气管炎合并症的有1

5、1例,有肺心病合并症的患者有13例。为了对比治疗效果,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治疗药物使用卡托普利片,研究组的治疗药物使用厄贝沙坦片。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且全部患者的高血压病情无假性、无继发性,因而本研究的可比性充分。1.2血压测量方法为了确保诊断准确,对患者高血压的测量采用如下方法:在对其进行座位血压进行测量前,需要引导患者静坐至少5分钟,U确保测量血压时心脏和血压袖带处于相同水平线;在测量双侧上肢血压以后,再对其立位血压进行测量,同时需要对体位血压情况进

6、行观察。1.3诊断标准在这些病例中,诊断标准根据国家高血压治疗指南确定: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在未使用降压药时,其不同日期的血压连续3次在140mmHg(收缩压)/90mmHg(舒张压)以上;女口果测得其舒张压在90mmHg以下,而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那么就可以初步确定该测量对象患有高血压疾病(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对研究组进行75mg/d的厄贝沙坦片口服理疗,药量根据情况逐渐增加;对照组则以卡托普利片治疗,口月艮,一天3次,一次25mgo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都需要连续

7、治疗2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心率、血压等数据的记录。1.5疗效标准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和效果显著,各自判定标准为:血压未降低或者没有降低到正常标准,则治疗无效;收缩压至少下降20mmHg,舒张压降低lOmmHg,II冋归正常值,则治疗有效;收缩压至少下降30mmHg,舒张压降低lOmmHg以上,口回归正常值,则治疗效果显著。需要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总有效率(有效及效果显著占对应分组病例数的比例)统计。1.6统计学意义根据SPSS分析结果,资料通过X2检验,且P值在0.05以内。可见,资料具有可信的统

8、计学意义。2.结果2.1降压效果对比降压效果用有效和效果显著的病例数之和与对应的分组病例数之比来表示。如表1所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要显著低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20%)oP值小于0.05,差异显著,可见分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可信。2.2脉率和血压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脉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都存在差异。但是,对照组、治疗组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