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73787
大小:55.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与谐和孤独感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与谐和孤独感探究摘要: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140名,以UCLA孤独量表、岳冬梅改编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王登峰(1994)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量。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有负相关;自我和谐程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程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中图分类号:G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13-02一、文献回顾孤独感是用来描述个体的直观状态,是一种情绪体验。
2、Weiss(1974)提出,孤独的大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空虚、愤怒等负面情感,最早孤独感被定义为:与人类的亲密接触的需要和获得密切的人际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Sullivan,1953)O也有学者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提出,当个人希望建立的社会交往关系模式与实际的社会交往关系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时,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Perlman,1982)O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杨俊生,肖海燕,2008)o普遍被国内外学者认同的界定是,父母教养方式是由父母的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组成的,是一个综合体(Darli
3、ng&Steinberg)o王桂祥(2004)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互动性质,其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曾琪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行为倾向,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亲子关系中和教育行为中(王丽芬,2002)o国外心理学家对自我和谐的研究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历史,自我和谐最初是由Prescott(1946)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各种观念和态度构成内心,各成分之间如果没有冲突就会达到一致性(薛本洁,张静,2010)oRogers将自我和谐这一概念完善为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性和自我与经验的协调一致,也就是内部自我与外部经验之间的和谐。如果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不被个体接纳,个体就
4、会体验到一种复杂焦虑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各种心理防御反应,产生心理障碍(段天宇,罗扬眉,2010)o二、研究方法1.工具孤独感的测量,主要使用UCLA孤独量表,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4一直有此感:3有时有此感;2很少有此感觉;1从未有此感觉。其中有9个条目反向记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第三版的a系数大学生为0.94,重测相关系数为0.623o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使用岳冬梅等人翻译并修订的EMBU量表。父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这六个因子;母亲教
5、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五个因子。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46-0.88,分半信度系数为0.50-0.91之间。自我和谐量表(SCCS)使用王登峰(1994)编制的版本,包含: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分量表。共3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总分越高,说明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各分量表的同构型信度在0.64-0.85之间。1.被试随机选取全日制本科生共140名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40份,问卷有效率为97.08%o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2.6%;女生占总人数的47.4%。独生子女人占总人数的37.6%;非独生子女占总人
6、数的62.4%o年龄在18-20岁的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0.4%;20-23岁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49.6%。2.程序问卷由主试回收后交于研究者,在施测过程中主试有任何关于问卷的疑问都可以与研究者取得联系,并能得到及时反馈。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三、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相关性分析母亲和父亲过度干涉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p在自我和谐的研究中,自我和谐中的自我灵活性这一分量表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量表总分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自我灵活性这一分量表本身与敌对和恐怖有显著相关,可以预示自我概念的刻板与僵化。自我和谐量表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
7、越低,孤独感越高。自我和谐程度低的个体由于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和从他人那里得到关注而更容易体验到深刻的孤独感(张平等,2010)o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程度均与孤独感有显著相关。这两个因素一个是属于成长的外在环境,一个是属于自身的内在因素。孤独感的产生是由内外两个因素共同造成的。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家庭氛围能够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状况和人格特质的形成,尤其是对以后与配偶、朋友等建立亲密关系会有很大的作用。自我不和谐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由此看来,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是孤独感形成的两个因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