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ID:31768375

大小:91.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_第1页
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_第2页
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棚室双抱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李淑芬大庆市大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摘要:大庆市大同区应用棚室双孑包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27hm2,项目充分利用了闲置的秸秆、稻草和鸡粪等,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同吋利用菇渣改良当地盐碱土壤也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关键词:棚室;双也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收稿日期:2017-10-12Received:2017-10-121高产栽培技术推广1.1推广范围该项技术主要在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太阳升镇、祝三乡等乡镇温室大棚内进行推广,推广面积达27hmo1.2组织管理项目由大同

2、区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协同组织实施,大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分别抽调2名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服务指导小组,负责该项技术的培训、实施、田间跟踪指导与技术评鉴。1.3技术培训邀请大庆市农委、八一农大的专家,教授开展培训30场次,培训技术骨干40人,同时利用“科技之冬”活动,组成专家组深入乡、村、屯、棚室小区进行专题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场次,累计培训农民0.6万人次。1.4资金投入每667m棚室棚架投入1.65万元,培养基投入2万元,菌种4000元,月巴、药等500元,水、电等1000元左右,管理费

3、用4000元,合计投入4.6万元/667m,27hm棚室总计投入1840万元。1.5推广前景通过推广棚室双砲菇高产栽培技术,农户经济效益达5万元/667m以上,27hm棚室总计创造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较常规种植增加800万元以上。通过推广该项技术,一方面使秸秆、稻草和鸡粪等变废为宝,有效控制了牛产成木;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产生的菇渣可以用于改良盐碱土壤,节省肥料成本450元/667m,节本增效,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2主要技术创新点主要技术措施:(1)基质原料利用秸秆、稻草和鸡粪,实现环保的同时降低成木。(2)表播与

4、混播相结合,提高定植吃料效率。(3)合理控制通风量,降低料面湿度,促使菌丝向湿度较大的料内生长,缩短发菌期,减少病虫害侵染。(4)及时覆土。播后16〜20d,即菌丝长到或基本接近料底时,及时覆盖消好毒的颗粒状草炭土4m/667ni,覆土后及时松动菇床覆土层,以改善通气及水分状况,促进菌丝体增殖。(5)水分管理。覆土后出菇前合理调水,少喷、勤喷,做到“调透土、不漏料”;适时喷出菇水,每潮菇喷2次重水。(6)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保证良好通风条件。(7)合理施肥,及时追肥。3技术经济指标仃)该项技术产品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

5、标准。(2)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覆盖率达到100%。(3)棚室效益较常规种植瓜菜增收2万元/667m以上,同吋生产过程产生的菇渣可用于改良盐碱土壤,可节省肥料成本450元/667mo4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推广棚室双孑包菇高产栽培技术,27hm棚室总计创造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较常规种植增加800万元以上。同吋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的秸秆、稻草和鸡粪等,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利用菇渣改良当地盐碱土壤也是一项有益的探索。5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建议5.1推广前的基本情况项目推广前3个乡镇的棚室主要采取常规的种植思路和

6、管理方法,栽培黄瓜、番茄等,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栽培双抱菇后,通过加强越冬管理,在每个生育周期均可收获秋菇和春菇,显著増加了农户收入。5.2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农户做不到给棚室及时通风,影响产量品质;(2)个别农户对接种方法掌握不足,导致定植率较低;(3)栽培技术掌握需要过程,个别农户接受慢。5.3对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1)设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每年组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学习有关先进技术和好的做法,通过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3)经常对

7、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和现场培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