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61447
大小:55.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小议宋代蒙学伦理道德教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宋代蒙学伦理道德教育发展摘要:由于儒学的复兴,特别是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宋代蒙学伦理道德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蒙学伦理道德教育专门教材增多,伦理道德教育逐渐成为蒙学教育的主要职能,蒙学教育对象扩大,社会伦理教化功能增强。关键词:宋代蒙学道德教育发展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亦称"蒙学教育”,是指当儿童智慧开蒙之际及时施以正当的教育,或者说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问。蒙学教育以“明人伦”为目的,以孝悌为主要内容,始终肩负着承载和传播伦理道德的使命,伦理道德教育也就成为传统蒙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到了宋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宋代,
2、由于儒学复兴,特别是理学兴起和发展,在伦理道德教育实施上,注重把伦理教育实施于“童蒙”开始,在“洒扫应对”等细微之处用功,养正气道义于幼蒙时期,以便打下良好的伦理道德根基。宋代的蒙学伦理道德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蒙学伦理道德教育专门教材增多宋代蒙学伦理道德教育教材的增多从北宋时期就开始了,到了南宋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有关史料看,吕本中的《童蒙训》是这类教材中比较早的一种。它用宋代流行的语录体写成宋代名人的言行汇编,分为三卷,主要涉及儿童道德修养和部分学习方法问题。书中罗列了吕氏本家以及北宋一些名人(多为理学家)
3、的言行和事迹,内容比较形象生动,避免了伦理说教的单调死板,能给学生造成较大影响,书中文字也比较浅近,是这类教材中较成功的一部。继《童蒙训》之后,南宋还有不少蒙学伦理道德教育教材。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吕祖谦的《少仪外传》、朱熹与其学生刘清之编纂的《小学之书》、邵笥的《孝悌蒙求》、程端蒙和董铢的《程董二先生学则》、朱熹的《童蒙须知》和《小学》、真德秀的《家塾常仪》等等。此外,宋代还专门为女童编写了蒙学伦理道德教材和读物,如徐伯益的《训女蒙求》等。伦理道德教育教材的增多,表明宋代儿童伦理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加强。从这些教材几乎都是理学家的作品看,理学思想对当
4、时蒙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极大。同时,这种影响也在不断地强化封建伦理道德对人行为和思想的束缚。这种倾向除了在专门的伦理教材中得到体现外,在其他类的蒙学教材和读物中也加入了不少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二、伦理道德教育逐渐成为蒙学教育的主要职能强调儿童的道德品格培养,注重儿童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成了宋代蒙学教育的主要职能。由于宋代对儒学的重视和提倡,特别是理学的产生,蒙学教育的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训练职能得到了强调。并且伴随着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从南宋后期开始,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逐渐成为蒙学的主要职能,而蒙学的另一职能一一知识技能训练却逐渐被削弱。这
5、与儒家伦理道德型人才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诚如朱熹说的“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三、蒙学教育对象扩大,社会伦理教化功能增强宋代以前,蒙学教育多流行于宫廷之内或某些达官贵人之家。到了宋代,蒙学教育已逐步推广到一般庶民子弟之中,教育的对象、范围扩大了许多。宋代蒙养学校有乡学、村校、家塾、舍馆等诸多名目,还有利用农闲季节专为贫民子弟设置的冬学。陆游在《秋日郊居》诗中记载了当时冬学的教育情况:“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着面看人。”他还自注:“农闲十月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由此
6、可见,蒙学在宋代得到普及,且形式灵活多样。随着蒙学教育的普及和受到重视,蒙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也进一步加强。这不仅基于对蒙学基础性意义的认识,而且是基于以下事实。在宋代,对于有机会受教育的人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无受大学教育的可能,蒙学阶段既是他们受教育的开始,也是他们受教育的结束。他们受教育的最终结果,仅仅是要掌握最低限度的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读写能力和必要的伦理道德教育,而不在格物穷理。蒙学教育因受教育对象众多,以及被作为大多数受教育者的唯一机会,社会教化功能得到凸显。应该说,宋代的蒙学教育与社会教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融为一体的。蒙学的教材和读物是
7、作为社会普及读物通盘考虑的,比较好地解决了少儿读物、蒙学教材和社会读物的相互衔接、沟通和配合。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既是蒙学教育的通用教材,又是流传极广的社会通俗读物。这样大大强化了蒙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参考文献:[1]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中华文明史》编辑工作委员会.中华文明史(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