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微创内固定系统及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创内固定系统及动力課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髒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理想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微创内固定系统,选取本院收治的行进动力課螺钉内固定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优良率为73.52%,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可进行对比。1.2治疗方法对照组
2、行动力課螺钉内固定(DCS)治疗,取患者股骨远端外侧位,绕过離骨行切口,暴露出骨折处,如伴有課间骨折,应在直视下解剖骨折位置并进行复位,使用2枚克氏针进行固定,需注意此操作不应阻碍DCS螺钉与钢板最后固定位置。在C型臂X线正侧位透视下将髒螺钉打入患者外課最长径的四分之三处,并在距离关节面约2cm放置导引针,同时进行扩孔与攻丝,再预切螺纹,使用的課螺钉应部孔径短5mm左右,在固定課螺钉后,可进行DCS钢板放置好,借用加压螺钉将钢板固定在課螺钉上,骨課远端用松质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DCS板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预弯,钢板应尽量贴近股骨外侧骨皮质
3、,且使膝关节有6度左右的外翻角,用螺丝钉依次固定骨折处。如有股骨髒间骨折者应用松质骨螺钉加强固定力,对于課上粉粹性骨折者应在行DCS内固定基础上,再用螺钉将大骨固定,将小碎骨重新填回骨折处。术后不需外固定,但应加压包扎。观察组行微创内固定系统化(LISS)手术,取患者膝关节外侧作弧形切口,长约为6cm,如为关节内骨折可适当延长开口以显露胫骨近端的关节面,关节内骨折块给予复位并行临时固定,可用克氏针固定,还可以加用螺钉固定。如是干骼端骨折才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在胫骨外侧骨膜与小腿前外侧肌群间顺行插入钢板,钢板长度不宜过长,最佳长度为未覆盖处可打
4、入4〜5枚螺钉。同时在骨折近端作一个约5cm长的切口,直视下钢板与股骨应严密接触,再行透视确定钢板无过度外翻、后伸后从B孔中取出钻套与固定螺栓,在接骨板最近端孔中穿过钻套插入穿刺器。再用导向手柄的螺丝拧紧钻套,即可用固定螺栓替下穿刺器。固定螺栓均拧入LISS接骨板的闭合固定框架内,最后在近端与远端再打入4〜5枚锁钉。术后也不需外固定,第2天即可做肌肉锻炼。两组患者均在术后7d内均给予抗生素、抬高患肢,7d后可在关节功能锻炼机上活动膝关节。2〜3周患者膝关节可恢复活动度至90度,骨折愈合后,在双拐的辅助下可进行轻负重运动,定期复查骨痂愈合、生
5、长情况,再决定双腿无辅助活动时间,随访1〜2年。2结果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系统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差值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6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随访,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内翻畸形,占5.88%,行松解术后得以矫正。观察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3±1.1)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7.6±2.1)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优良率为73.52%,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膝关节效果根据Kolment疗效评定
6、标准[4]进行评定。两组术后疗效比较。3讨论动力課螺钉内固定(DCS)历史悠久,因其问世时间较长,临床运用较广,相比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DCS切口比较长,使创伤面积较大[5],且在手术过程中需剥离较多组织,对骨折端组织供血影响较大,除此之外,DCS在固定了线上有一定的缺陷,容易产生骨折两端扭曲力与折弯力,从而引起易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所以,DCS骨折愈合率差,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行观察组行微创内固定系统化(LISS)手术,对照组行动力髒螺钉内固定(DCS)治疗,随访得知,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内翻畸形,占5.88%,观察组
7、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3±1.1)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7.6±2.1)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优良率为73.52%,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林士涛•逆行交锁髓内钉与課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95.[2]马继征.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課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
8、2):4446.[3]孟成春,肖俊,邱继明,周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研究,2011,03(21):3739.[4]KolmentI,WulffK,E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