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54258
大小:57.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才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教育地点分散化和学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探索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工学结合学生管理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使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获得扩展,教学地点从课堂延伸到车间、公司,学生的身份也从单纯的学生转变为职员与学生双重身份。工学结合是学习者的劳动和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强调学校和
2、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和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工学结合也是一种管理结构,它使教学过程包含了'‘学程”和“工程”两个有机结合,必然形成对"学程”的管理和对“工程”的管理之“共同治理”的组织系统。学校、企业、学生都是工学结合的主体,学校和企业是承担工学结合教育教学的重要实施主体,而学生是完成工学结合学习任务的行为主体。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和实习企业这两个重要实施主体就担当起“工学结合育人”中的内容、形式、考核、评价等管理职能。一、工学结合模式下学校环境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一)构建与工学结
3、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教育地点分散化、学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要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制度保障,一是理念跟进。制度保障,要求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教学院系和校企合作办公室等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从不同角度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并对其实施过程全程监督和适时评价;同时学校聘请有经验、有技术的工人,到学校的管理机构任职,并保持与企业的经常联系,以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统一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的以说教和管教为基本特征的管理理念已不适工学结合要求,“以人为本、以学
4、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显然要跟进。“以人为本”要求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全面认识学生,注重挖掘学生的特长,将学生从入学时不同个性差异的"材”培养成为毕业时具有一技之长的“才。”(二)'‘三年级递进”纵深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全面素质为基础,将学生管理与职业生涯指导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而确保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三年级递进”是在遵循学
5、生职业素质养成规律的基础上,将以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分阶段融入高职三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体说,大一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培养,大二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训练,大三注重职业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三个层次的职业素质,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各层次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并组织实施。(三)开展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校园文化中体现企业文化以及与企业文化融合,是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学与办公场所,张贴和悬挂一些突出企业思想与理念的口号,有计划地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职业素质教育讲座”“职业
6、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学生实训的场所,一定程度地按照企业车间设备进行布局和排列,使学生在进入实训中心时,感受到企业的熏染。学校的教室和宿舍内,布置一些企业宣传品和张贴从业道德、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目标等标语。探索'‘公司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将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精神融入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能在日常学习期间感受强烈的"企业文化”。二、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环境中多元参与的学生管理工作(一)加强校企合作双方对学生的管理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涉及实习企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三个主体。随着学生进入实习企业,企业以绩效和薪酬为重要考核手
7、段的管理模式,使得顶岗实习阶段管理主体的责任远比在校期间复杂得多,以学校为主体的学生管理在顶岗实习中的局限性日渐凸显,学校管理主体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因此,使工学结合阶段各管理主体实现管理规范、职责明确、责任到位非常重要。对企业,需选出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热心于与学生打交道的人来担任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工作、生活及思想动态,以及与学校保持沟通联系;重视党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及团员的带头作用,发挥他们朋辈教育的作用,以学生视角解释指导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帮助同学更好地接受与吸收,同时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