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ID:31753981

大小:54.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_第1页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_第2页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病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接受病治疗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结研究其发病激励和诊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要明显髙于对照组,无效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发病原因①药物因素。药物引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患者46例(418%),非笛体类抗炎药为主要的药物因素,因其致病的患者32例,占药物因素的75%。②严重内科疾病,主要有尿毒症、急性

2、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脑梗死等脑血管。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诱发患病的患者14例(127%);尿毒症诱发患病的患者7例(63%);肺炎诱发患病的患者5例(45%)。③严重外科疾病,主要有颅脑损伤、烧伤等。④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常见有精神紧张、酗酒,精神压力过大致病的患者2例(18%);酗酒致病的患者5例(45%)O13诊断标准及方法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是确诊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主要手段。我院采用的诊断标准为:①是否存在诱发因素,如药物、酒精、激素、内科重症、外伤或重大手术等应激因素。②临床上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有饱胀、泛酸、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可有呕血和黑便或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3、③发病48h内行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广泛性充血、水肿、糜烂坏死,或见多发性浅表溃疡和散在出血点[2]。该组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14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洛赛克20〜40mg,2次/d。患者无呕血、大便转黄后用量改为20mg/d,大便转阴后继服3d后予以停药。对照组:静脉注射西咪替丁04g,2次/d,患者无呕血,大便转黄后改为口服西咪替丁04g,大便转阴后继服3d后停药。疗效判断标准按照3d内明显好转,呕血停止,大便转阴为显效;1周内达到上述疗效为有效;1周后仍有呕血或黑便,或大便隐血实验阳性者为无效。其中显效和有效为总有效率[3]。15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资

4、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情况详见表lo3讨论多数学者在研究急性胃黏膜病变后,都一致认为各种应激因子破坏了人体胃肠道或中枢系统,从而致使胃黏膜的免疫能力下降使得胃黏膜出现急性水肿、糜烂等。本研究中药物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占所有因素的451%,说明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最常见因素是药物,尤其是非笛体类抗炎药物,所以,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关键就在于去除诱因,其次是积极地治疗原发病,这就要求医生在应用药物时,要特别掌握患者的适应证,防止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洛赛克是一种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抑制H+K+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患者的胃酸,另外,洛赛

5、克能够干扰胃黏膜下的电位,刺激胃窦细胞释放出较多的胃泌素,从而可以升高血清中胃泌素,增加胃黏膜上的血流量。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洛赛克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参考文献[1]王春蓉急性胃黏膜病变168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9):10421043・[2]殷德翠急性胃黏膜病变146例临床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8,18(3):364365.[3]王金柱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2,7(4):94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