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

ID:31742666

大小:56.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_第1页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_第2页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_第3页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_第4页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进展摘要:回顾我国在生态纺织产品检测技术方面的发展史,参照国际通用标准,发掘出我国检测标准中的不足,对2006年我国发布的生态纺织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的依据和相关技术要点的变更进行了阐述。具体有纺织品上的偶氮燃料、重金属、农药残留量、致敏性分散燃料、含氯苯酚、致癌燃料、有机锡化物、有机载体残留量等11种物质的检测的国家标准。关键词:生态纺织产品检测技术标准化一、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在生态纺织品的检查技术方面,世界各国的进展前后不一,而且普片进展缓慢。实际上,有些著名检测机构在10年前已经对生态纺织品检查技术展开了研究,并且有从事相关检查

2、业务。但是由于不同实验室所用的检查方法和技术条件不同,造成同一产品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检查后有不同的检查结果。这对生态纺织品的生产、进出口贸易和零售贸易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中国对以上现象给予了极大关注。1995年,德国颁布偶氮染料禁令,偶氮染料可能还原出致癌物质芳香胺。同年,中国的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就纺织品上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了立项研究。1998年,出台三个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这是全球首个检测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的国家方法,方法的出台,在时间上早于德国。同期,还发布了纺织品上重金属和甲醛的检测标准。三个标准方法加上之前已有的测量纺织品的水萃取液PH值的标准,就形成

3、了中国生态纺织技术检测标准的雏形2002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纺织贸易领域也把更多目光投向了纺织品的生态安全问题。于是纺织工业研究所全力对生态纺织产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原有的几项标准和国际标准在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上都有不同,两种方法测出的结果可能不同。这涉及到了市场准入“门槛”,会严重影响双向贸易。因此,必须对和国际有差异的检查方法和标准进行修改,使之和国际接轨。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布和修订多条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这些标准涵盖目前国际服装贸易对纺织品生态安全的要求。这使得中国在生态纺织品检测和技术标准化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中国纺织品提升国际竞争力打下了基础。二

4、、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通过看已经发布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发现分析测试技术在现在的纺织品检测中占了很大比例。如今,分析测试技术发展飞速,用大型仪器进行紧密测量的一些手段也得到了普及推广。在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中,色谱技术、分子光谱技术和原子光谱技术三项技术独占鳌头,这三项技术中运用最多的却是色谱技术。1.色谱技术(CC)色谱分析技术多用在生态环境的分析,目前国际上已经发布的环境分析标准里,就有很多是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还成功在多个方便得到应用:气体硫化物、多环芳坯、残留农药、有害气体、水土中的有机污染、芳香胺、聚合物单体等。色谱分析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是有机化合物的仪器分

5、析技术,该技术现在已经相当成熟。色谱仪构造复杂,最关键的组成是色谱柱还有检测器。色谱柱一般用毛细石英管,色谱柱直接决定了色谱分离效果的好坏。检测器是色谱仪的眼睛,没有检测器,就看不到分离的结果。所以,高灵敏,髙选择性的检测器是一台好的色谱仪的关键。目前检测器种类繁多,我们来介绍一下其中的一种一一质谱检测器。质谱检测器能给出一般色谱检测器都能获得的色谱图,还能给出色谱峰对相应的质朴图,它的工作原理和质谱仪一样。质谱检测器能通过电脑在标准谱库的搜索,得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而传统的色谱技术,依旧依靠保留时间,还要表扬对照分析。质朴检测器是色谱分析的好帮手。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PHLC)高效液

6、相色谱分析技术分离能力强、分析快速、用样品少,还不受样品沸点、热不稳定性、挥发度的限制。高效液相色谱适合对高沸点、高级性,地热稳定性化合物进行分析。PHLC和液相色谱比较,用的调料颗粒更细,传质更快,柱效高。PHLC的分离分析,是利用样品的组分在固定相、移动相里的分配系数有微小差异,经过多次平衡分配,达到分离目的。通过保留值表示色谱柱内样品的滞留能力。PHLC的分离能力很强,一些化学性质很相似的混合物,高效液相色谱依旧可以达到很高的分离度,而且分析时间短。PHLC还有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的优点。目前,普通PHLC还没有通用的灵敏检测器。但,分离设备和检测设备接口的技术逐渐成熟,HPLC与M

7、SD(通用型质谱检测器)联用的技术也让人满意,但是价格太高,普通实验室难以拥有。液相色谱中可见吸收检测器是应用最多的检测器。该检测器高灵敏度,但对流动相、流速波动和环境温度不敏感,可以在梯度淋洗的操作上运用。这种检测器缺点也很明晰,因为其选择性高,只能对可见光吸收的物质进行分析。不过,选择性高,在某些场合下是有利的。常见可见吸收器可在190nm到700nm的波长内选择,选择时,让样品吸收最大化,流动相吸收最小化。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