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34914
大小:55.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医针灸对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针灸对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研究陈启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53-01【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对11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66例1[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硏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给予对照组甲钻胺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0%,且
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对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针灸;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价值.、八_亠・刖S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发牛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据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高达60%,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升高,不仅治疗难度大,而且晚期不可逆。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累及感觉神经、自主神经以及运动神经,其中感觉神经病变最为常见。肢体有针刺感、麻木感、蚁行感是
3、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严重者还会产生肢体感觉障碍、疼痛、下肢感染等,甚至要进行截肢[1临床上还没有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以控制患者血脂、血糖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木研究中,采用中医针灸对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中18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57.19±5・27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2.7
4、1±3.54年,神经病变平均病程为4.29±2・68年。对照组17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57.42±5.36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2.51±3.84年,神经病变平均病程为4.61±2.8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平均病程、神经病变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甲钻胺治疗。将0・5mg甲钻胺片(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90)用温水送服,3次/天。给予观察
5、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组患者除了口服甲钻胺片外,还需隔天进行针灸。将足三里穴、胰俞穴、阳陵泉穴、环跳穴、脾俞穴作为主穴;从阿是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曲池穴中选择1〜2个穴位作为配穴。以平补平泻的针刺方法行针,每次留针20分钟,1次/天。两组均持续治疗30天。1・3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的传导速度经过肌电图测定均以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经过肌电图测定均有所加快为有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其至加剧,肌电图测定发现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无改变为无效[
6、2]。(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1・4统计学方法对所得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91%,K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讨论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自觉皮肤发生异常,常于夜间岀现自发性疼痛,口疼痛症状会不断加剧,下肢具有麻木感。疾病早期腱反射较为亢进,后期则慢慢减弱甚至消失,
7、同吋还会累及运动神经,导致肌力减弱,发生瘫痪或者肌肉萎缩的现象。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甲钻胺对患者进行治疗。甲钻胺参与了核酸、脂类、蛋白质的代谢过程,极易进入神经细胞,对轴浆蛋白质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使受损区域得到修复[4]。该药物同吋还能对糖尿病周神经病变进行改善,促使神经传导的速度得到提高。虽然甲钻胺对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疗效并不显著。中医理论认为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瘀血阻络、气阴虚损所导致,应加强调节患者的气血,对其经络进行疏通。对足三里、脾俞、胰俞、环跳、阳陵泉等穴位行针,起到益气滋阴、疏通经络、活血散瘀
8、等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营养条件,促进血液循环,使神经传导功能得到强化[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9・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