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

ID:31716003

大小:99.6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7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_第1页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_第2页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_第3页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_第4页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垠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及演变过程。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3.都江垠水利工程的修建,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4•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5•通过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

2、形成。【学习过程】木课的内容设计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新旧更替生强梦一战国七雄”;第二部分“力主创新统一梦一商鞅变法”;第三部分“造福千秋发展梦一著名的都江堰”。一、新旧更替生强梦一战国七雄1.阅读教材,找出战国七雄形成的原因,演变过程及产生的历史作用。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胡曾《咏史诗•流沙》(1)材料一中的诗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怎样的政治局面?(1)指出哪幅漫画是描述战国时期场景的?当时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战役?二、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1•阅读教材,找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内容、影响。1.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

3、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岀,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3)用材料一中一句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三、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1.阅读教材,找岀都江堰修筑的时期、人物、地位、功能、影响。2.材料一(右图)材料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知饥僅,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有何功能

4、?(2)想一想,都江垠的建成与周边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请你提岀一条合理化建议。【自主建构】【直击中考】1.(2016-山东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牛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1.(2016-山东青岛)《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Z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

5、死商鞅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2.(2014•四川泸州)下列内容屮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迁都洛阳B.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D.严明法令3.(2016-山东荷泽)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4.(2016•四川南充)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人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5.(2014•湖南株洲)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

6、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秦孝公重用商鞅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6.(2014•广东珠海)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A.商鞅变法氏秦始皇改制C.汉武帝罢黜百家D.孝文帝改革&(2016•四川成都)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垠。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100年200年300年前3世纪前2世纪公元元年f

7、Y~~,前300年前200年前100年图1公元纪年年代尺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9.(2014-湖北宜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來的社会改革是A.尊王攘夷B.百家争鸣C.实行分封制D.商鞅变法10.(2016•四川宜宾)《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1.(2014•贵州毕节)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