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15110
大小:54.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是全血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牛的创新能力,找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牛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造性的教学原则。1、正确认识创新。一个人
2、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造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后,以“人作业”的形式出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设计题目内容,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找出答案或解决的方案。这样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方法,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培养了学牛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牛的素养和创新能力。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对老师
3、有感情,就特别喜欢你讲的课,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牛观,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老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要改变教学模式,积极推行讨论式、启发式和民主式教学,让学牛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牛的科学精神。3、鼓励学生具备创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耍运用有深度的语气,创设情境,激励学牛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当学牛的
4、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老师设计的期望和轨道时,老师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屮,用自己或教材屮的结论来朿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來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老师争论,特别是同学屮的观点更要质疑。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树立独立学习的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1、抓住学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屮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对数的概念时,由于这一概念与指数有相
5、似之处,学生也许会觉得较为熟悉,故表现不出多大的兴趣。老师一上课就向学生提出:“把一张报纸对折50次,你想象大概有多厚?”学生答道:“怕有几尺厚吧!差远了,往多处想想!”这时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了,乂有学生答道:“怕有几丈高吧!”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你胆子太小了,把报纸对折50次后,一头放在地面上,另一头就远远地超过月球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月球了学生顿时感到惊讶和喜悦,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强化了学牛的求知欲望。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会提出新的质疑,自觉地去创新。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好胜心,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学习失去信心,教师
6、创造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必耍的。现行屮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积极向上、对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推进作用的例子,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结合数学中的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有趣故事,特别是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贡献,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框图》时,以《工序框图》导入新课,让学生先阅读材料:下班回家后想沏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家中有茶叶但需要烧开水,烧开水的水壶要洗,沏茶的茶壶及茶杯也要洗,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呢?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想知道的,吸引了学生,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功效达到省时、省人力、省物力,知道了数学与生产生活有紧
7、密的联系,从小题目中做出了大文章。接着老师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炼加工的管理方法、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学技术一一统筹方法介绍给学牛,培养了学牛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能力,使学牛不断质疑,自觉去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了创新兴趣。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要有老师的主导,也要有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才能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并创新未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