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91723
大小:56.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四物汤辩证加味治疗粉刺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物汤辩证加味治疗粉刺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寻治疗粉刺的中医药方式。方法:根据辩证论治原则,对90例粉刺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肝经湿热型、脾胃湿热型和邪热壅肺型3种证型。四物汤作为基本处方,辅以辩证分型加减用药。结果:痊愈45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显效以上67例,占74.44%,有效以上86例,总有效率为95.56%O结论:四物汤辅以辩证分型加减用药,可以较好地治疗粉刺。【关键词】四物汤;辩证论治;粉刺【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7
2、7-02粉刺是指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样,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大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男女,也有部分成年男女发病,发病率大约为4%,男女比例相当[1]。粉刺发作时,会有瘙痒或疼痛感,若患者搔抓因而导致感染,严重者会形成疤痕。粉刺的病程较长,治疗困难,往往旧疾未愈,新疹已发,甚至数年不能痊愈。在中医治疗方面,粉刺常被划分为肺经风热证、脾虚失运证和肠胃湿热证,分别采用琵琶清肺饮、参苓白术散和茵陈蒿汤治疗[1],疗效不明显。作者选取了于2010-2012年间的90例粉刺患者,这90例患者均接受了以四物汤为主,结合辩证分型
3、加味用药的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作者一共选取了90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分布于16至30岁。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最长的为4年,平均2年。90例患者中,肝经湿热者16例,脾胃湿热者31例,邪热壅肺者43例。1.2诊断与辩证分型:参照文献资料[2]后,本文中的90例患者的分型标准如下。1.2.1肝经湿热型:面部皮肤潮红,皮疹色红,伴有脓疮且疼痛,极易反复,有病例皮损,局部伴皮肤破溃,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兼有口干苦,烦躁易怒,胸胁胀闷不舒。1.2.2脾胃湿热型:面部皮肤
4、潮红,皮疹红肿,伴有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兼有便秘腹胀等症状。1.2.3邪热壅肺型:面部皮肤潮红,皮疹热、伴有疼痛或脓疮,多为夏季发病。舌红,苔薄黄,脉数。1・3症状体征:选取的90例患者均出现如下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毛囊性丘疹,并呈黑头样粉刺,四周色红,手指挤压后排出米粒样白脂。少数顶部有小脓疮,破损后痊愈,有轻微色素沉着和凹陷的疤痕。少数患者甚至形成囊肿、疤痕。极少数患者因粉刺破损后形成多个疤痕。2治疗方法2.1药物:以四物汤为基本处方,四物汤中包含当归、川苇、白芍、熟地,同时根据不同证型,适当加减药物
5、,加减方法见下:2.1.1肝经湿热型:加入利湿热、清肝热、活血的药物,诸如:梔子、薄荷、红花、茵陈等。2.1.2肠胃湿热型:加入清热燥湿活血的药物,诸如:黄连、红花、黄苓等。2.1.3邪热壅肺型:加入清热解毒、宣肺凉血的药物,诸如:菊花、薄荷、黄苓、红花等。2.1.4结节囊肿难消退,已形成疤痕者:多加入活血散结的药物,诸如:夏枯草、牡蛎、海藻等。2.2用法:每剂中药以水煎3次,约可得0.2L药液,分2日服用,每日3次,每次0.02Lo此外,每日早晚,用温水或祛油脂洗面乳清洁面部后,将前述药液涂抹于患处,每次0.02
6、L,2h后洗净。口服与外用相结合,连续使用2周。3疗效观察1.1疗效标准:根据参考文献[2],对疗效进行判定,判定标准见下。3.1.1痊愈:皮肤潮红消失,皮疹消失,没有形成疤痕。3.1.2显效:皮肤潮红消失,小型皮疹消失,仍有些许较大的皮疹,没有囊肿。3.1.3有效:皮肤潮红,小型皮疹消失,部分较大皮疹有囊肿。3.1.4无效:皮肤潮红,皮疹没有消失,较大的皮疹有囊肿,皮肤上有疤痕存在。3.2治疗结果见表1。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总有效率肝经湿热型164570肠胃湿热型3117833邪热壅肺型4324991总计9
7、0452219474.4495.56表1中可以看出,90例粉刺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56%,显效率达74.44%o共有45例患者痊愈,由此可见,以四物汤为基本处方,辩证分型加减治疗粉刺的方法效果不错,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4讨论粉刺,即面疮,多因面部有风热气而生疮,青春发育期的男女多患此症。以往在治疗方面,主要注重清热利湿,但疗效不够显著,疗程也较长。作者在看待此病的治疗方法时,始终认为要以凉血、活血、散结为关键,采用四物汤为基本处方,辩证分型加减治疗。四物汤,最早出现于宋朝,是历代医药名家熟知的有效处方。原本是用
8、于补血调经,历经不同的朝代,医药家对此处方的运用也得以发展,治疗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在对分析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根据各个患者的临床表现加减药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药口服外用皆可,患者清洁面部后涂抹该药液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参考文献J]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6•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150.[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