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91309
大小:56.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上尿路梗阻中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上尿路梗阻中应用探究[摘要]目的探讨逆行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上尿路梗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上尿路疾病致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积水患者52例,分析其成功逆行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治疗肾积水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B超提示肾盂集合系统分离分别为(26.9+5.5).(22.7+5.5),(22.2+7.5)mmo内引流效果良好,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后4、6周总体上较治疗前肾积水明显改善(P0.05)o肿瘤组治疗6周后7例(7/12)肾积水无改善,6肾为管腔内阻塞(6/12),主要原因是
2、凝血块、脱落的黏膜、肿瘤组织等引起阻塞,1例为输尿管外肿瘤组织压迫过甚所致。上述原因均经拔管后得到证实。3讨论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常导致肾积水,根据病因分类,大致有泌尿系结石、肿瘤、狭窄、发育异常或是泌尿系统损伤等。如不解除梗阻,肾积水可能会逐渐加重,当肾盂压力>40cmH20(1cmH20=0.098kPa)时可导致肾内反流,不仅造成肾盂内尿液直接进入肾实质的静脉和淋巴管,并渗至肾盂和肾周围[2]。若该状态长期存在,可造成肾功能不可逆的损害。双J输尿管支架管留置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Finney用于临床,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其应用更加广泛,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肾积水起到
3、了很好的治疗作用,与经皮肾造痿相比不仅达到了引流效果,且因无需体外置管及集尿器,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学着研究,只要密切随访或定期更换,如无严重并发症支架管可以在体内长期留置[3]。本研究中可看出,对于因梗阻而导致的肾积水经留置支架管后总体上肾积水有所缓解。当留置支架管时,尿液不是以输尿管蠕动的方式向下输送尿液,而是如同使用利尿剂时一样,输尿管以非蠕动的管腔开放形式通过管周输送尿液[4]。Delakas等[5]研究认为,放置支架管可引起输尿管轻微的渐进性的扩张,因而容易促使结石自发排出。基于上诉理论基础,置管后有利于输尿管结石排出,肾积水得以缓解。本研究中,6周后有8位患
4、者输尿管结石得以排出(8/11)。而Mardis等⑹以及Fine等[7]各自通过研究认为,膀胱内尿液可逆流至肾脏集合系统并触发输尿管的蠕动,与双J管的侧孔形成短路尿液循环,增加输尿管蠕动以及尿流率,从而减轻肾积水。故一般支架管开有管壁侧孔,其有利于输送尿液。但是,当输尿管受临近组织器官的侵犯或自身病变影响时,留置的支架管侧孔存在被凝血块、粘液、坏死脱落组织等物的突入而引起官腔阻塞的危险。而本研究中肿瘤组在留置支架管4、6周后肾积水分别为(29.1±4.3)、(32.0±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除肿瘤组外,其余各组在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6周肾积水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随访时间
5、过短所致。有学者报道,在置管后1〜3个月后肾积水才消失[8]。而且长期慢性梗阻所致的肾积水,即使解除梗阻后肾盂也不能够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超声影像学对肾积水的判断虽然简便易行,且无创,在检查治疗中被普遍采用。其不但能显示肾积水的程度,肾皮质的厚度,而且还能初步判断肾积水的病因,但是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此为本研究的一大不足之处。经皮肾造痿对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积水是最确定,最可靠的治疗方法。其缺点是需体外引流系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感染的危险性较体内置管要高。据调查研究,由于外置引流管可致诸多不变,多数患者愿意留置支架管[9]。综上所述,支架管对上尿路梗阻导致的肾积水临床疗效较好,易
6、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HoCH,ChenSC,ChungSD,etal.Determiningtheappropriatelengthofadouble-pigtailureteralstentbybothstentconfigurationsandrelatedsymptoms[J].JEndourol,2008,22(7):1427-1431.[2]朱轶勇,邵怡,孙晓文,等•输尿管支架管对肾盂压力影响的临床研究口]・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7):466-469.[3]SakamotoH,MatsudaA,KannoT,etal.Retrospecti
7、veanalysisofthelong-termindwellingureteralstent[J].HinyokikaKiyo,2012,58(6):269-272.[4]NgCS,StreemSB.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etion:endourologicrelocationoflaterallyinsertingureters[J].JEndourol,2004,18(8):761-764.[5]Delak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