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

ID:31690020

大小:61.9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7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_第1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_第2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_第3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_第4页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研究摘要:非平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现象。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要素集聚产生的初始循环效应和产业集群、城市化产生的累积循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非平衡发展格局中特定区域经济的优先增长,要素集聚是根源,产业集群是支撑,城市化是引领区域经济更快发展的核心。利用基于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化的分析框架,能对区域之间非平衡发展的现象、成因,以及对优先增长的区域自身的演进历程做出符合逻辑的客观解释。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分析框架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64-0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走出了一条典型的非平衡快速发展之路。从地理空间上看,有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非平衡发展;从行政辖区区划上看,有省际之间、地市际之间不同层级的非平衡发展;从城乡结构上看,有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非平衡发展,等等。从经济发展层面上看,这些非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优先发展地区的经济总量比其他地区大、经济增长速度比其他地区快、财税收入和劳动者收益比其他地区高、城市化进程比其他地区快。这种'‘一大、两高、两快”的非平衡现象,不仅在发达地区内部存在,而且在欠发达地区、

3、高层级的省际之间、省级以下的各层级之间也都存在,不同的只是差距大小有异。可以说,非平衡发展的方式、格局和态势,既是目前我国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各级政府普遍采用的经济发展方略。但要强调的是,非平衡发展绝非失衡发展。实践中必须控制非平衡发展的“度”,否则就会陷入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失衡、产业布局扭曲等困境。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历程中也都广泛存在。由此,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特定的经济发展现象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力求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和规律作出科学的理论解释与总结,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支

4、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一一外围”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圈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视角揭示了经济非平衡增长的理论成因以及如何推动经济的非平衡健康发展。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很少对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采用递进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如何从初级集聚到高级集聚的非平衡发展路径和演进过程及其内在互动因果关系进行探索。一、生产要素集聚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一)生产要素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生产要素是生产及其增长必不可少的因素或资源。伴随社

5、会经济的发展和阶段演进,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深化和拓展。在农业社会,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企业家才能、科技、区位、制度、文化、信息等等都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稀缺条件下,某一区域经济相对其他区域而优先增长,其源泉必定是该区域相对汇集了比其他区域更多的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因此,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原因深藏于生产要素禀赋之中。生产要素可以分为移动性生产要素和非移动性生产要素两类,其中非移动性生产要素是指那些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空间相联系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而流动到其他区域,或者一定时间

6、内难以在其他区域复制的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通常,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只能在某一地区、某一产业得到应用,并永久地与该地区、该产业所生产的产品联系在一起,如特定的地理条件、软硬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和区域制度、文化等。移动性生产要素则可以通过移动或较快复制而普遍用于不同产业和地区,如劳动力、资本等。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在于,某区域非移动性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优势而产生的对其他区域移动性生产要素的强大聚集力。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大小评判,以上两类生产要素的禀赋量是其重要标准。这两类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共同聚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始动

7、力。一方面,区域自身拥有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区域自身的生产要素禀赋水平,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域外移动性生产要素流入该区域的速度和数量;另一方面,一个区域所能吸收的移动性生产要素的多少,也直接决定了该区域参与分工的层次和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区域经济要想获得快速、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创造和利用高质量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吸引高附加值的移动性生产要素,形成高水平的生产要素集聚,才能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二)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趋利性推动要素的集聚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的趋利性规律,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这一特征

8、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已经固化在特定区域,无法重新选择更好的增值区域,所以只能依托于该区域寻求增值途径,通过选择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来满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