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

ID:31686507

大小:54.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_第1页
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_第2页
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_第3页
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常用探究策略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推进的。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梳理的常用的探究策略,期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一、动手操作式探究当学生面对操作性强的探究问题时,常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这里的动手操作是'‘动手做”与“动脑想”的有机结合,是以“做”促“思”,手脑并重的过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笔者组织开展了动手操作式探究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动包括三个环节:环节一“动手摆”,学生分别用8根、9根、1

2、0根小棒摆正方形。要求一边摆图形一边写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的各部分是所摆图形的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悟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义。环节二“可以动手摆,也可以动脑摆”,学生用11根、12根、13小棒继续摆正方形,列算式。目的是强化除法算式与图形的联系。环节三“脑中摆”。如果给你100根小棒,还需要动手摆吗?你知道可能剩几根吗?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从动手摆向动脑想转变,从外部的操作活动向内部的思维活动发展。二、联想类推式探究在进行联想类推式探究时,有时一个新问题

3、与一个旧问题直接有关联,一次联想类推就能得到结果;有时一个新问题与多个旧问题有关联,需要分步联想类推才能得到结果。这时需要学生善于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小的简单问题,然后通过解决小问题逐步实现”大问题“的解决。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活动都是联想类推式探究。在开展这种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发现新问题与旧问题之间的联系。如在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明确探究梯形面积的思路(“转化图形一找到联系一推到公式”);还要引导

4、学生回顾转化图形的方法,让学生有方法、有能力去探究。在进行联想类推式探究时也可以从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出发往回一步一步推理,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在教学《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时,由于学生受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很难直接探求出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所以可先探究'‘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它的什么有关?”然后再探究“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最后再探究完善“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三、举例归纳式探究举例归纳式探究是学生面对部分实例(或少量实例)需要推断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时常采用的探究

5、方式。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问题,简单枚举一些具体的数学事实,然后由学生感悟归纳其中具有共性的现象或事实,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如在教学《减法的性质》时,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256—128—37=256—(128+37),教师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这是不是巧合呢?你有办法证明吗?”学生一致认为“再举几个例子试试!”结果学生顺利地从大量特殊的感性材料中归纳出具有一般规律的减法的性质。再如在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经历了“在百数图中圈5的倍数一一说一说初步发现一一大量举例(包括反例)验证概

6、括5的倍数的特征“的举例归纳式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两次归纳概括,第一次是基于较小的和少量的数据(100以内的5的倍数)进行的,结论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次是在学生大量举例(包括反例)验证后进行的,结论的正确性有了较好的保障。四、实验验证式探究。在使用这一策略时,学生需要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的结论先作出假设,然后再通过操作实验、合情推理等手段加以检验。如《圆的周长》一课,为了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学生首先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进而

7、作出假设: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的有关系,这种关系是确定不变的。接着再借助手中的圆形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假设,从而得到公式。此时,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实验验证式探究的过程。五、实际体验式探究。实际体验式探究是指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通过参与活动来增强体验,强化感性认识,促进思维认知活动向纵深发展,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一年级学生在《认识人民币》时可以开展模拟的"购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再如六年级学习《确定起跑线》一课时,学生可以去体育场(或操场)实地体验,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探究

8、解决''为什么起跑线会不同?”“怎样确定起跑线的位置?”等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