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ID:31682384

大小:59.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裴秀君姚会春*弭艳红(滦县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3700)[摘要]目的:探讨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经前期以化瘀消癥汤加减,经后期以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连服6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痛经改善、盆腔包块变化与临床体征疗效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化瘀消癥汤四物汤失笑散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B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异位的子宫内膜同样受性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的增牛、岀血,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盆腔内组织粘连,结缔组织增牛、瘀血积聚、结节和包块形成。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痛经、性交痛、月经失调及不孕,续加重的盆腔疼痛、黏连、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部位为卵巢、子宫、盲肠子宫陷凹、阴道直肠膈等。目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肯定,但西药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大、疗效难以持久,停药后易复发的缺陷[1]。我院用自拟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3、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西医诊断标准:(1)渐进性痛经(2)经期少腹部,腰紙部不适,进行性加剧(3)周期性宜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4)后穹窿、子宫紙骨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痛性结节(5)附件粘连有包块,伴包膜结节感,输卵管通畅(6)经期前后上述附件肿块大小变化明显。凡有以上(1)(2)(3)项之1和(4)(5)(6)项之1,即可确定临床诊断。1.2中医诊断标准(1)月经前后少腹、腰紙部有不适或疼痛,逐渐加剧;(2)盆腔病理包块,结节;(3)舌质紫或舌体瘀斑、瘀点;(4)脉涩或结、代;(5)固定性刺痛并拒按;(6)血管异常:包括舌下及其它部位静脉曲张、

4、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舌及肢端紫纟甘、血管阻塞;(7)皮下瘀斑。具有以上主要依据(1)、(2)两项之一,和(3)-(7)项之一,并有实验室依据证实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动力学障碍,血小板聚积性增高,即可诊断。1.3中医辩证[3]经前下腹胀痛,经行痛剧,痛引腰紙,痛甚昏厥,腹痛拒按,经行不畅,挟有血块,块下痛减,肛门坠涨,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舒,性交疼痛,舌紫黯、边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1.4纳入标准[3]:凡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辩证者,均可纳入试验标准。1.5排除标准[3]:(1)合并有子宫肌瘤、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2

5、)对试验药过敏者(3)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1.6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4月到2009年11月妇科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年龄26—44岁,平均(32.5±3.05)岁;病程4个月一10年,平均(4.56±2.56)年;伴痛经者48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简称内异囊肿)36例,盆腔触痛结节16例。对照组50例,年龄23—45岁,平均(32.16±3.11)岁;病程5个月一12年,平均(4.61±2.35)年;伴痛经者40例,内异囊

6、肿28例,盆腔触痛结节12例。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或手术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并根据美国生殖协会(AFS)1985年分期评分法(R—AFS分期)[2],均属轻中型或I[期以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o2方法2.1治疗方法治疗组经前期给予活血化瘀、散结通络,自拟化瘀消癥汤加减,基本方:小茴香6g、丹参15g、赤芍:LOg、白芍10g、三棱:LOg、莪术log、桂枝15g、茯苓10g、丹皮10g、当归10g、炮山甲10g、香附10g,延胡索10g。随症加减证: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5g、黃K15g;气滞者加青皮IOg、川楝子10g;腰腹坠胀者加升麻6g、

7、柴胡6g、黄茂30g;血虚者加紫河车3g(冲)、阿胶10g;便秘者加酒大黄3g;肾阴虚者加龟板10g、熟地12g,菟丝子10g>枸杞子12g;肾阳虚者,加乌药12g、巴戟天10g、川断10g;湿热者加红藤30g、败酱草15g、惫改仁寒凝者加炮姜10g、乌药:LOg。经后期养血活血化瘀、调气止痛,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当归10g、熟地12g、白芍20g、川苇6g,五灵脂10g、炒蒲黄10g(包)、延胡索10g、血竭辽、黄12g,党参12g等。水煎服,每日I剂,早晚分服。连服6个月。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005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