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

ID:31682041

大小:60.8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_第1页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_第2页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_第3页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_第4页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急救、预防措施朱华玉樊敏(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098-03【摘要】目的通过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知悉药物外渗相关因素,从而提出急救及预防措施。方法从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操作因素、责任因素等方面分析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急救、预防措施。结论知悉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急救及预防措施,使化疗药物外渗现象降到最低,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确保护理安全。【关键词】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急救预防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避免化疗药物血管外渗,

2、减少病人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中需重视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化疗药物外渗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因此,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急救、预防措施尤为重要。1临床资料收集2007年3月・2010年5月胸外科乳腺癌、食道癌、肺癌等化疗患者资料287例,其中发生不同程度化疗药物外渗者13例,发生率为4.52%,未发牛者274例。参阅相关文献后对发牛原因进行分析、总结。2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2.1药物因素与药物木身的浓度、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及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有关。当药物

3、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从而对血管内膜产牛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2]。2.2患者因素2.2.1肢体水肿或肥胖病人少量药液外渗局部肿胀不明显或冋血好,早期渗漏不易及时发现。2.2.2血管反复化疗的病人,因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在短吋间内人量进入血管内,超过其缓冲应激能力,且化疗药物的浓度和不同的酸碱度,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到刺激,易发生静脉炎,使静脉萎缩变细,管壁变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药液易外渗[3]o2.2.3活动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或者进食、大小便,增加了患者活动的机会,针头容易滑出血管,引起药物外渗

4、,或者患者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肢体,导致针尖刺破血管。2.2.4年龄年老体弱病人由于血管硬化、弹性差,或因长期缺血、缺氧,血流减慢,药物注入后使静脉局部浓度升高,压力增加,引起药液外渗[4]。2.2.5沟通障碍如气管切开患者、听力障碍患者难以表达自己的感觉。2.3操作因素2.3.1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缺乏,对化疗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2.3.2低年资护士进行化疗操作,由于经验不足,未做到定吋巡视静脉通道。2.3.3针头进入血管内深度不够:临床上常以进针见回血为穿刺成功,由于进针浅,如刚进入针头的斜面,或只进人血管内0・1〜0.4cm.推注药吋,局部血管药量相对性增加,血管扩张,针头

5、易滑脱或药物从针孔外渗⑸。2.3.4穿刺成功后,针柄固定不牢固,随肢体的活动,针尖滑出血管。2.3.5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止血带结扎过紧、吋间过长都可能造成血管损伤。2.3.6选用了局部血管有病变的肢体,由于血管收缩,导致血管内壁压力增加,而发生外渗。2.3.7选用钢针,钢针外渗率是留置针的2倍。2.3.8选择肘窝、手腕等关节处穿刺,这些部位感觉迟钝,早期渗漏不易及时发现,容易导致血管、神经损伤。2.3.9用力推注化疗药液,拔针后按压吋间太短,药液沿针眼外渗。2.4责任因素2.4.1用药前未向病人解释及说明注意事项,病人及家属不了解化疗相关知识,未引起重视。2.4.2给药过程中,巡视观察不

6、够,未及吋发现药液外渗。2.4.3护士操作精力不集中,繁忙吋情绪急躁,为完成治疗,推药过快或推药时未检查针头是否在血管内,致药液外渗。3药物外渗后急救及护理3.1立即停止输注,抬高患肢。抽吸针头及血管内药液,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拔针,并压迫针眼5分钟。3.2先行冰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少渗漏[6]。早期局部非炎性水肿首选冷敷[7],封闭后采用持续冰敷,能降低局部温度及耗氧量,延缓局部组织的坏死速度[8],早期切不可热敷[9]。封闭后局部酌情冰敷8h〜24h,24h后局部还有肿胀,可使用50%硫酸镁间断湿敷24ho3.3局部封闭: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利多卡因有麻醉

7、、止痛、轻微扩血管的作用,Scott等推测利多卡困可能作为击肽重要的稳定剂而起阻断疼痛介导的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和膜稳定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以及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活性的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另报道,外渗后用雷其丁局部封闭效果肯定[10]o我科采用自制复方普鲁卡因溶液(0.5%普鲁卡因5mL〜30mL,地塞米松5mg〜20mg潍生素C25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