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D:24905083

大小:65.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黄琪刘维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对化疗药物外渗进行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方法对26例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认为药物因素、操作因素、患者自身原因是化疗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护理。结果26例药物外渗患者,经紧急处理有19例红肿、疼痛缓解;应用拮抗剂,6例患者红肿水疱消失,疼痛缓解,皮肤损伤逐渐愈合;1例岀现局部坏死溃经对症处理后创面愈合。结论化疗药物外渗不可避免,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

2、药物外渗的发生。【关键词】药物外渗分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216-02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穿刺给药是化疗药物应用的必要方法,在应用化疗药物期间,化疗药外渗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化疗药物外渗一旦发生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皮炎。所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只有重要的意义。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170例,其中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26例。均为女性,年龄:34〜67岁,平均为4

3、8.6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5例,高中4例,大专及以上14例。1.2处理方法发现药物渗岀后,①立即停止药物的输注,用注射器回抽,尽可能地抽取局部渗出药液,然后注入化疗药物的对应拮抗剂以消除其毒性作用。②尽早用1%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0.9%氯化钠5ml,对外渗IX进行环型封闭。然后视外渗范围大小决定封闭次数。外渗范围<2cm以下者,封闭一次即可;外渗范围<2cm以上者,封闭1/d,连续3天。③局部封闭完后,给予间断性冰敷,12〜24h,24h后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土豆片敷患处,连续3〜7天。1.3结果经过及吋处理,26例患者红肿疼痛、局部溃烂或皮下组

4、织坏死症状改善甚至消除。其中19例患者处理当天局部皮肤红肿消退,无明显疼痛,两天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处理后第二天疼痛减轻,但局部红肿依旧,继续加以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土豆片敷患处连续3〜7天,一周后皮肤恢复正常。另外一例患者症状较重,疼痛依旧,组织坏死,连续给予封闭药物,加以如意金黄散药敷,一段吋间后,疼痛症状缓解,组织情况好转。2原因分析2.1药物因素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根据对血管损伤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腐蚀性药物,第二类是刺激性药物,第三类是非刺激性药物。同吋,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导致化疗药物外渗,与输注药物的浓度、酸碱性和渗透性也存在相关性。2.2患者因素①血

5、管。肿瘤患者常需要多次化疗,长期输注化疗药物或经常性的采集血样,可导致血管壁变薄和弹性下降,容易造成药物从穿刺部位渗出。尤其是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皮肤松弛,血管脆性增加,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增加。②体位改变。③知识缺乏。2.3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因素①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②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高。③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3护理对策3.1加强化疗宣教。3.2提高专业技能。3.3护士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机械性损伤。3.4化疗前血管的评估一般静脉穿刺选择交替使用前臂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手掌、肌腱、韧带、神经、关节等部位,以防渗漏后

6、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等。3.5合理安排给药顺序和速度缓慢注射高浓度刺激性化疗药物,使药物在血管内滞留时间过长,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外滲几率增加。对长春碱类强刺激药物,静脉输注时间应缩短在10min〜15min,且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冲管,以降低注射部位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如冋吋使用几种非顺序依赖性药物,应先给予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因治疗开始时静脉结构稳定性好,药物渗出的机会小。3.6化疗药物外渗后的护理化疗药物一旦外渗或出现星点迹象,放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一旦发现化疗药物渗出,应立即停止药液输注并

7、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抽吸外渗的化疗药物,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立即进行局部封闭,皮下注射解毒药物,行冰敷或50%硫酸镁湿敷;局部疼痛、红肿可用药物外涂,坏死形成溃疡吋可加以如意金黄散药敷患处,炎症急性期过后行理疗促进局部皮肤康复。药物外渗未完全恢复前不应在患肢再行静脉穿刺或输液。4讨论研究表明,在护理人员的及时处理及良好的护理下,药物渗出症状可明显避免或减少。因此患者应加强自身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应尽职尽责,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参考文献[1】宋林萍,赫秋莲.常见抗癌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