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

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

ID:31676054

大小:55.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_第1页
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_第2页
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_第3页
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_第4页
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允价值实施经济后果探究综述摘要:自上市公司全面应用新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在我国已经应用了四年的时间,其应用的效果如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学术界对其经济影响的研究大多从“顺周期效应”、对股价的影响分析其市场影响,从对会计行为和财务行为的影响方面分析其对企业内部的经济影响。本文按该分类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不足。关键词:公允价值;经济后果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境内所有上市公司开始使用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中一项重要的变化就是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这标志着中国企

2、业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逐渐并轨,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及加速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金融业务的发展,公允价值对我国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程度必将越来越大。随着公允价值的逐步施行,学术界对公允价值的讨论开始从“是否需要应用”升级为“应用后的效果如何”的论证与检验。我国学者关于其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而加剧了金融危机,是否能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是否能给公司带来业绩提升,是否会造成更多的

3、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等。一、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顺周期效应是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备受指责的原因所在。2009年FCAG发布公告,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甚至提出如果大型金融机构更早更广泛地采用公允价值,金融危机可能不会爆发得如此集中和剧烈。中国学者也在这方面做出了深入而详细的理论推理和实证检验。于永生(2009)指出,顺周期效应与公允价值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财务报告与金融资本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及次贷产品的复杂性,详细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盖

4、地和杜静然(2009)认为,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公允机制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会计信息本身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很多学者也指出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期间的应用,确实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周明春和刘西红(2009)指出,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的变化及企业自身信用的不确定性都会导致财务报表数据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持有金融工具的企业而言,对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重新估计并确认价格波动所引起的未实现利益和损失会导

5、致企业利润激烈波动,进而加剧金融市场波动。毕茜和甘熠(2009)则认为,虽然公允价值本身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但无视和混淆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和市场价格计量可比性的差异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会计计量的新思路和方法以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黄世忠(2009)在综合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机理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从技术层面上说,公允价值会计主要通过资本监管、风险管理和心理反应这三个机制传导顺周期效应,指出公允价值会计所蕴涵的市价代表企业出售资产可望实现的价格的假设没有考虑到

6、极端情形下可能出现的“羊群效应”。而在金融危机中,正是这意想不到的“羊群效应”催生了这场几乎令市场崩溃的灾难。刘玉廷(2009)指出,我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过度创新的金融工具在我国不存在,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在引入公允价值时的谨慎态度和适度原则。二、公允价值的外部影响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探讨是从宏观的层面对其经济影响进行研究。微观层面,我国更多的学者是仿照国外对其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关注的是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即市场上的投资者对

7、公允价值计量的反应。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是国内学者进行价值相关性检验的主要方式。价格模型中有两个较为成熟的指标,即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它们在股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这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在王建玲、邓传洲(2005)、宋林的研究中,各项研究结果证明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不存在增量的价值相关性。但另一项研究结论却证明,一方面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表外计量和表外披露及公允价值调整额与历史成本比较具有明显的增量信息含量,并且表内计量较之表外披露信息含量更丰富,另一方面可

8、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额和历史成本进行比较没有增量信息含量。研究人员认为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流动性较差,变现能力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一方面是研究过程中行业与选取数据的时间不同,一些受公允价值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也大,像金融业或投资性房地产行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理解和认识也会逐渐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用后期的会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