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

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

ID:5351307

大小:576.1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8

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_第1页
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_第2页
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_第3页
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_第4页
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囝团口蓬圆瑟篓。=譬=篡三瑟=三=翟三三瑟:薹鬟三勰万方数据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王海(清华同方威视技术(香港)有限公司100084)【摘要】为强化实务人曼对公允价值背景的完整认知和奎面理解,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试图时公允价值的产生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就其运用过程中带来的经济后果和面临的国境进行了探讨。为应对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允价值信息的强制性技露。同时,针对实务层面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免价值应用的案倒研究,借由后续教育和案例讨论提升实务人员对套允价值的全面掌握。【关键词】公允价值演进逻辑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可以为产权交换与

2、履约提供依据和保障,尤其在中国刚颁布《物权法》强化私有产权保障的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与时俱进,引入并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在新准则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财务理论研究和实践者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尤其需要探寻公允价值的运行原理和精髓(王军,2006)。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看,公允价值准则的完善仍有诸多难题尚待破解,见微知著,每一问题求解的答案都是下一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从实务运用角度而言,运用首先需要对公允价值产生背景具备完整的认知过程。以有助于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为此,按照这一逻辑和思路,本文将重点回顾和厘清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和运用带来的经济后果,并且进一步分析其面l艋的困境。一、公允

3、价值的演进逻辑:基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和观点上世纪80年代美国境内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是之前的财务报告仍然显示公司的经营业绩健康。为此,这一事件成为引发了一场广泛争论的导火索,会计到底能否为相关利益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呢?1990年9月SEC主席查理.C.布雷登在美国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委员会作证指出历史成本计量下的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首次提出了引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经过sEC、FAsB及AIcPA联席会议的协调和讨论,最终决定由AIcPA下属的准则执行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研究,经过内部的协调,曲径通幽,FASB于

4、1991年10月正式接手制定该准则。FAsB于2006年正式发布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157号财务会计准则。目前,GAAP中也已经有40项准则中明确要求或鼓励报告主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格。随着境内金融改革的深人和开放趋势,成熟市场国家美国当年遇到的问题同样也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下面,为有助于理解和梳理公允价值的来由,本文钩沉索引,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志在复活和探索公允价值发展的线索之谜。(一)资本市场发展和报告环境日益成熟6万方数据毫无疑问,资本市场的理性繁荣离不开信息的充分披露,反之,信息充分披露同样亦能有助于经济的理性繁荣。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公司的商业模式和运营

5、模式的创新,尤其金融贴现概念和模型将公司未来的前景折现成当前价值,并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此形成了一条尽善尽美的逻辑关系主线。尤其是高新企业IP0定价,其P/E和P/B比值大都严重背离了我们历史成本的传统思维定式。我们不能否认历史成本具有事后验证的可靠性特点,但是鉴于其视角过于狭窄,仅仅局限于历史信息而无法顾及到未来的信息,其中的缺陷暴露无遗。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其中期货(futllre)、期权(option)、远期合约(如ward,及掉期(w印)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对金融繁荣的作用如同双刃剑,规避了风险的同时亦放大了风险,因此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传统会计框架显然无

6、法应对衍生工具的披露问题;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met的推广提高了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尤其数据库技术的日臻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报告传递和呈报的环境,也为动态披露和检索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欧盟上市公司采用国际准则的经验为全球准则趋同提供了前车之鉴,因此,公允价值纳入报表视野的呼声无疑将筹码压向了天平的另一端,即强调信息相关性。(二)资本信用瓦解以及资产信用重构和完善·一般情况下,资本确定的原则催生了“核定发行股本额度”的机制,而公司法中的资本维持原则的目的是防范侵蚀公司资产行为的发生,当公众公司尚未成为主流的时候,相关利益人便不能及时获取公司的动态信息。因而资本严格审核和备案制度作

7、为公众获取公司信用的一种替代制度。但是,随着信誉体制的逐渐完善,注册资本便逐渐成为公司的表象特征①,为了因应商业繁荣的逻辑,资本原则制度逐渐完成了从法定到折中授权资本制度之间的蜕化,这便是本文提及的资本到资产信用逻辑演进过程。由于处于市场化的完善阶段。我们仍没有抛弃资本信用的原教旨主义观念,公司法仍然坚持将其奉为圭臬。这对社会过度迷信和崇拜资本信用功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助长了债权人过分关注公司资本规模、出资真实性等公司的表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