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74612
大小:76.1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17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探究小组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共产国际中国问题探究小组评析很显然,莫尔德维诺夫没有全面理解和坚持共产国际关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他的分析和建议,简直突破了共产国际的底线,比共产国际最初所制定的方针所蕴含的右的因素还要右。1939年6月11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在听取了任弼时的报告后,在决议中肯定“中共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要求特别注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也不能是以限制参加这一战线的政党,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或其他抗日政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为目的”;军事上,“共产党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经验和一切能力来进一步开展敌后的游击运动”,并建立游击运动的基地。[1197,98莫尔德维诺
2、夫的建议,与这个决定有很大的距离。莫尔德维诺夫的报告,在季米特洛夫那里仅有个别枝节性的建议,在给中共的指示中有所反映。11月19日,季米特洛夫就中国问题同他有一次谈话,[2]103想必这次谈话终结了他的报告的命运。因为周恩来已于9月13日因治伤来到莫斯科,带来更多权威信息。12月29日,周恩来向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报告中国情况,全面阐述了中国抗战的形势、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工作、党的七大及其准备工作。1940年3月3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作出决议,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并为七大的召开拟定了以中共中央名义提出的基本政治方针,其中,
3、明确提出全面执行为建立国共合作而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共产党作出一切必要的努力消除误解和冲突,“但不能接受导致消灭或孤立边区,削弱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破坏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和因而违背其根本利益的条件”。[4]47莫尔德维诺夫的报告完全被取代了。当着中国问题研究小组开始工作的时候,1939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反投降报告,13日,作了结论。毛泽东分析了当前形势的特点,认为国民党投降的可能已经成为最大危险,但是,即便出现这种最恶劣的情况,中国还会抗战,这是中国革命长期性和曲折性所决定的。他提出假如投降成为事实时,共产党还要坚持民族
4、抗战、国共合作和三民主义,坚持国民党一大解释的三民主义;拥护蒋委员长抗战;以自卫原则对付磨擦,统一为主,磨而不裂;保卫边区;反对右的和"左”的两种倾向。周恩来的报告阐述了毛泽东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的分析,对当前任务的论述也贯穿了毛泽东这个讲话的基本精神。以上,我们陈述了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的前因后果,并略作评析。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复原现场是重要的,从中得到启示也是重要的。通过研究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这个实例,我们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获知共产国际执委会决策的方式、过程和成效,也能够加深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论断的真理性。[5
5、]7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1937-19435)•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8卷[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2]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G]马细谱,杨燕杰,葛志强,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38-1943)•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20卷[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抗
6、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1937-19435)•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9卷[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5]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责任编辑刘潼]“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这个语感的定义揭示了语感的性质,使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语感的本质特征,可以有效地实施语感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
7、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
8、元性,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