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评析

“中国模式”评析

ID:15312056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中国模式”评析_第1页
“中国模式”评析_第2页
“中国模式”评析_第3页
“中国模式”评析_第4页
“中国模式”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模式”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模式”评析摘要:“中国模式”是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名词,国内外学者对此褒贬不一,不管对“中国模式”认可与否,它至少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践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有一定的典型特征,折射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点。关键词:“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成果。“中国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和总结。“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讲,中国模式真正的意蕴是‘走自己的路’。只有在‘走自

2、己的路’中,才能彰显出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实践中的必然历史结论。”陈青山.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论[J].求索,2011年第2期.一、“中国模式”的由来2004年4月,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迅速崛起,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同年5月,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一篇题为《北京共识:论中国实力的新物理学》的论文,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作了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已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

3、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该词也由此而传播开来,并引发了不少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和视角对“中国模式”作出各种定义。进入6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在圣保罗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中国依靠独特模式实现发展的有益经验,的确值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鉴。二、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争论6自2004年雷默提出“中国模式”这一说法以来,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一度兴起一股热潮,由于研究领域和视角、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到目前为止,“中国模式”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

4、明确的、无争议的定义,也有称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纵观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看法,大概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持肯定态度,第二类是持否定态度,第三类是半肯定半否定态度,第四类是没有定论的可肯定可否定态度。第一类是持肯定态度的,在国外学者中,以美国的雷默、斯蒂格利茨、奈斯比特、福山、约瑟夫·奈、迈克尔·斯彭斯等和新加坡的郑永年为代表。国内学者中,以张维为、程恩富、朱穆之等人为代表。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模式,这一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独一无二”

5、;郑永年认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似乎正在放弃美国民主模式而转向重视经济的“中国模式”;俄罗斯前总统普京也强调俄国要学习“中国模式”。张维为认为中国模式的存在是一个既成事实,它有着丰富的区别性内涵,即所谓“八大特质”。程恩富认为中国模式已经超越了中国经验阶段,开始升华为中国模式的理性阶段,这个模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而每个层面又有许多具体层次。第二类是持否定态度的,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科特·肯尼迪,国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施雪华、全国政协官员赵启正、中央党校教授邱耕田等人。斯科特·肯尼迪认为,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存在着很多漏洞,其论证过程中的证据也明显不足,在

6、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还存在诸多影响进一步发展的隐患和因素,中国的发展道路不能单独成其为一种模式而存在,更不可能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指导。施雪华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一是“中国模式”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人提出来的,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是遏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阴谋;二是从逻辑上讲,“中国模式”不具备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第三类是对“中国模式”持半肯定半否定态度。这种观点持有者对“中国模式”在理论上加以肯定而在实践上加以否定。在理论上,将“中国模式”作为一个独立的形态与其他模式相提并论,而在实践上则认为“中国模式”6的影响力或实

7、践效果并不如这个概念本身那样响亮。持此种观点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学者丁学良。他认为,将“中国模式”与东亚模式和英美模式作比较,“中国模式”没有完全照搬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一个模式的推广,不仅要看这个模式取得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个成果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方法方式取得,进而产生出这样的效果的。“如果一讲中国模式的成本,别国就不敢采用中国模式了。所以只有将成本降下来,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向世界推广。”丁学良.“中国模式”为何不好推广?[EB/OL].FT中文网,2008.9.19.这种观点将“中国模式”的肯定论和否定论结合在一起,试图在对“中国模式”这个热议话题上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