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

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

ID:31670778

大小:56.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1页
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2页
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3页
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朱平梁欣泉何章勇祝平安黄斌(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患者分别进行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输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及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单釆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进行输注均有疗效,单采血小板有效率CCI为90.91%、PPR为93.18%均明显高于浓缩组。结论:单采血小板的纯度较高,产生同种免疫机会少,输注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浓缩血小板。【关键词】单采血小

2、板;浓缩血小板;临床疗效血小板(PLT)减少症是临床上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佳极易导致死亡,危险性高,己引起临床研究的重视⑴。血小板输注是治疗由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出血的重要方法,特別对于由于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病、放化疗等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小板制品主要有单采血小板(apheresisplatelet)和浓缩血小板(plateletconcentrate)0单采血小板主要以单一供者为来源,因而发牛过敏反应的几率较小,且输注方便快捷。浓缩血小板是从新鲜全血中分离制备而成,一般需

3、要多个供者,因而发牛同种免疫和过敏反应的几率较大[2-3]o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血小板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血小板制品,提高治疗效果,木文对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口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有输血史。160例患者均排除感染、发热、骨髓移植、脾脏肿大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出血等可能对血小板计数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根据患者输注血小板制品的类别进行分组,88例输注单采血小板的患者作为单采组,其中男性42例

4、,女性46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7.5±3.6岁;病理诊断白血病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瘢3例,直肠癌5例,乳腺癌2例,宫颈癌1例,卵巢癌1例。72例输注浓缩血小板患者作为浓缩组,其中男性33例,女性39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36.7±2.9岁;病理诊断白血病3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肝癌6例,肺癌5例,乳腺癌3例,外伤大出血4例。1.2血小板制品来源所有制品均由湖南省郴州市中心血站提供,其中单采血小板通过C

5、S-3000PLUS制取;浓缩血小板通过全血制备提取,每400mL全血提取血小板2U。两种血小板规格均为1个治疗量/袋,每个治疗量的血小板≥2.5×1011o制品要求:外观半透明,呈淡黃色,无纤维蛋白析出,未出现气泡及重度乳糜,质量和时间严格符合产品标准。13输注方法输注前对患者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同吋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同型输注血小板制品,分别记录患者输注前、输注后lh和24h患者的血小板浓度以及采样时间。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及血小板冋收率(PPR)oCCI二输注

6、后血小板的绝对增加值×体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总数;PPR二输注后血小板的绝对增加值×血容量(L)×100%/输注血小板总数[4]。1.4输注疗效评价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临床出血症状,并观察改善情况。当lh的CCI>7・5、24h的CCI>4.5,以及lh的PPR>30%、24h的PPR>20%,为输注有效⑸。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0.05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通过测定结果显示,采用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进行输注均有

7、疗效,但单采组在CCI与PPR的有效例数及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浓缩组,详见表表1两组患者输注有效情况比较通过血小板输注治疗,单采组88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为71.59%,明显高于浓缩组,详见表2。表2两组组患者出血症状比较3•讨论肿瘤患者以及血液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或进行治疗前,部分患者容易出现严重性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输注对于预防及治疗血小板功能障碍以及血小板减少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血液病的治疗,血小板输注已占据成分输血的首位⑹。患者的出血程度及血小板数是判断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主要依据。目前,临

8、床上常用的血小板制品主要有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输注后的CCI和PPR是判断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重要依据。一般通过测定lh的CCI能够判断血小板的剂量是否准确及显效情况;测定24h的CCI能够判断输注后血小板的存活期;综合分析lh的CCI、24h的CCI、lh的PPR、以及24h的PP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