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

ID:31663968

大小:62.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_第1页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_第2页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_第3页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_第4页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再思索随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各地都开展了相应的《指南》培训活动。我们聆听了专家对《指南》中艺术领域部分内容的解读,其中对美术教育中有关"该不该使用范画”''如何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像不像'的问题”等操作层面的探讨,直击一线教师"习以为常”的做法,发人深省。那么音乐教育中是否也存在着一些教师“习以为常”的“误区”?《指南》理念引领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又该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前不久,我们观摩了一位新教师的歌唱教学活动''我的小花园”,该活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幼儿园歌

2、唱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笔者以此教学案例为载体,尝试对当前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一些常见做法进行反思,以此来探寻将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有效途径。一、常见的目标定位一一让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我的小花园》是印度尼西亚歌曲,歌词是:我的小花园,种满了鲜花,这里有白花,那里有红花,每天早上,我给它浇水,茉莉和玫瑰,开放得多美丽。教师在范唱一遍后,就请孩子们试着学唱,反复跟唱后,孩子们基本能顺利演唱歌曲了。教研组长满意地说:“今天的活动不错,目标达成度挺高的。孩子们都会唱了……”果然,我们看到活动目标第一条是“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如果

3、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大多数歌唱活动的第一条目标都是这么表述的:“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学唱歌曲”等。这促使我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幼儿是否学会演唱歌曲,如此在意幼儿是否在单位时间里掌握歌曲?这是否和我们长期以来追求结果性目标价值取向有关?《指南》将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于''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应当认识到,歌曲仅仅是幼儿感受、

4、体验、表达、创造美的一个载体,幼儿会唱歌曲并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歌曲传达的美好意境,其借助旋律、节奏、强弱等音乐元素富有表现力的呈现方式却值得幼儿去发现、感受、体验和表达。下面我们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说明。二、常见的教学策略一一用图谱呈现歌词"来听一听,《我的小花园》里唱了什么?”教师示范一遍后,请幼儿说说刚刚听到的歌词,同时根据幼儿的回忆逐一出示与歌词相对应的图符,分别为花园、很多花、白花、红花、太阳、洒水壶、莱莉、玫瑰的图片。并将之按照乐句排成四行。不可否认,图谱是幼儿学习歌曲的有力支架之一,尤其在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了解歌曲

5、句式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因此,用图谱来呈现歌词内容成为了近年来歌唱教学中一种使用频率颇高的教学策但是,图谱真的能完全再现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氛围吗?图谱真的有助于幼儿感受和欣赏歌曲吗?如果图谱仅仅凸显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的功能,而忽略幼儿的想象和情感,那么它带给幼儿的音乐体验也是片面的。《指南》艺术领域的子领域“感受与欣赏”的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其教学建议中就提出要“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可见,艺术活动应当是基于生活的审美活动,人类的歌唱本应是面对某种情境抒发内心感受的咏唱。

6、因此,不给予幼儿感受与体验的机会,而仅仅利用图谱来替代幼儿的审美发现,即使幼儿在图谱的支持下掌握了歌词,也会失去主动感受歌词内容、体验意境氛围的审美感动与愉悦。以下我们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说明。三、常见的师幼互动策略一一拿掉一张还能记住吗“小朋友真能干,第一遍就会唱了!现在老师拿掉一张图片,看看你们还能不能唱对……呀!这么厉害。我再拿掉一张你们还能记住吗……我不信,再拿掉几张,你们还能唱出来吗?”我们看到幼儿在教师的“激将”下专注、投入地记忆着,在短时间里实现着由“不会”到“会”的飞跃。这样的场景的确很吸引人,以至于众多教师都会使用这一策

7、略。然而当教师着力使用这一策略时,是否该思考一下这样的学习方式究竟培养的是幼儿的何种能力?这种指向提高记忆品质的学习是不是幼儿音乐学习活动的核心呢?《指南》提出:“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实际上,教师不断撤离图片的过程就是在用'‘无形的秒表”催促幼儿'‘快速到达终点”的过程,是一种“严酷的训练”过程。教师不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不考虑幼儿是如何以自己的速度、方式前进的,而是千篇一律地对幼儿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违背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下面我们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说明。四、常见的延伸

8、拓展方法一一唱得很好,接着请你编一编在孩子们逐渐脱离图谱学唱歌曲若干遍后,教师又提出要求:“唱得真好。如果让你在我的小花园里种花,你会种什么花?我们一起来编一编。”孩子用“迎春花和郁金香”来替换原歌词里的“茉莉和玫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