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ID:31648754

大小:55.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_第1页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_第2页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吴斌甘肃省秦安县郭嘉中学741600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是学牛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低下,进而缺乏阅读兴趣。所以结合学牛的特点和古典诗词的特征,在诗词教学课堂上,可以以“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而在想象中领悟诗歌的情感,进而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关键词:新课标读图时代含蓄美想象力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牛“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木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而在高中语文必修的五木课

2、木中,不算读木,设有3个单元的古典诗词,共24首,在各种文体的设置比例中仅次于文言文。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却是学生对于古典诗歌阅读的兴趣缺乏,鉴赏能力低下的状况。这种现象,究其根源,不能不考虑到现在社会文化传播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影像图片资料所包围,从电影、电视、广告到动画、漫画、海报,各种形式的图像渗透了生活的每个环节。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如果只是走复述诗歌大意,归纳诗歌主题和情感,概括表达方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的话,只能够是让学生感觉枯燥,无法切实地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笔者认为面对现在学牛阅读的现状,要拉近学牛和诗词的距离,让学牛感受到古典

3、诗词的魅力,可以把在课堂诗词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开端,将诗歌与图画结合,与故事结合,由浅入深地进入诗歌的画境之中,感受其中的情感,进而理解诗歌的意境,从而建立起诗歌阅读的兴趣,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一是发挥想象,由诗入画,由画悟情。苏轼曾说过「'诗画木一律,天工与清新。”又有人说“书画异名而同体”、“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诗与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说结合得非常紧密,号称是姐妹艺术。“一切景语即情语”,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景与情在诗人笔下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由此,读懂诗人笔下所写之景对于理解诗人所述之情是至关重要。比如

4、,必修三中杜甫的《登高》,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见之萧瑟凄清秋景,其中蕴藏着诗人内心深刻的悲凉和无奈,包含着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感叹。在这一画面里,诗人描绘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无边落木、滚滚长江八种景物。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帮助他们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语言描绘,如见其景,再通过图片使得他们所想象的景物如在眼前。有了如在景中的感觉之后,在了解诗人生平,当吋遭遇的基础上,学生与诗人的心灵才能够实现沟通,能够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的情绪,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二是拓展想象,深入内心,体悟情感。“言为心声”,“歌诗合为事

5、而作”,优秀的诗歌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具有现实基础的情感抒发。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在一开头就描绘了一幅词人远行和情人分别时依依惜别的场景。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这样的一幅场景进行再创造,用自己的语言将当时的画面描绘岀来。清秋暮色,江水滔滔而去,岸上,长亭边,两个相爱的人牵着手,彼此凝望,相顾无言。那么此吋,他们的内心都在想些什么呢?这样的内心活动是无法用单纯直观的画面来表达的。又或者在下半阙中,作者想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当学生将这幅画面描绘岀之后,就会有这样的疑惑:当诗人在酒醒的清晨,凝望着天边的一弯残月,面对着岸上在凉风的吹拂中轻轻摇动着柔软的枝条,

6、如同情人不舍的挥动着的手臂的杨柳的时候,诗人在想着什么?可曾叹息?可曾流泪?当学生能够不满足于画面的直观性,自觉地深入挖掘画面之后的诗人的内心活动,体会诗人的情感波动的吋候,那么他们对于诗歌的阅读鉴赏也就更上了一个台阶,迈向了更高的一层,实现了诗歌教学的初步目标。三是因势利导,实现德育目标。在诗歌教学中,在通过逐步引导,使得学生进入了诗歌的画境之中,领悟了诗人的情感之后,通过对于诗歌意境的解读,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领学生去感悟诗人情感的由来,从而真正深入地了解作者,了解作品的思想。如苏轼的《定风波》一词,在想象了诗人在雨中行走,手拄竹杖,脚踩芒鞋,完全不同于他人的狼狈的洒脱形象之

7、后,了悟了诗人希望能够忘怀尘世得失,潇洒归去的情感后,就可以让学生来考虑诗人这种洒脱不羁的情感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就让学生对此生岀感佩之情,获得审美教学,也就实现了本首词教学的德育目标。《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而评价内容中就包括了“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等内容。研究者也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情景交融,也可以说是心与物之交融。山川万物既非孤独化的&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