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

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

ID:31648461

大小:55.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_第1页
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_第2页
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中的兴趣教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牛学习的最佳状态,使他们会学、善学、乐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牛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牛处于学习的兴奋之中。对于孩子来说,喜欢“玩”的东西自然愿意“玩”,并且“玩”得乐此不彼。对于学牛而言,如果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那意义就大大不同了。世界上有谁不愿意享受快乐呢?如若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我在教学中总结出激发学牛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与大家

2、一起探讨一下。1兴趣导入,引入教学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让学牛带着好奇心、求知欲进入学习,那么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点的坐标而且四个象限的特点亦是重点。新课伊始,我先进行小调查,“你们经常去学校门口的哪些地方?”学牛们不知道我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纷纷踊跃回答。我顺势以学校前的十字路口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教师的描述学牛寻找他们经常去的强盛超市、药店、书店等地,一提到耳熟能详的地点时,学牛都能积极参加到寻找坐标点中来,不知不觉已

3、经进入学习状态。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时是这样引入的:用影片描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狡猾的庄园主,把一块边长为X的正方形土地租给老实巴交的张老汉种植,一年后,庄主对老汉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如何?”老汉一听,觉得是没吃亏,就答应了,回到家中,就把这事跟邻居讲了,邻居却叹了口气,告诉他说:“你吃亏了!”老汉很吃惊,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老汉有没有吃亏呢?为什么?这样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

4、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因此,在新课引入吋,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在新课引入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人学生的知识面。2巧句运用,趣味学习在数学史上方程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解方程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一些简短的词语,利于学生记忆与理解。解方程步骤如下所示:①去分母

5、:“用最小公倍数乘每一项”o②去括号:去括号包括倍数关系与非倍数关系两种,所以分类记忆。a.“正不变,负都变”。(括号内部变号,变为相反符号),例:+(a+b)二a+b,・(a+b)=-a-b;b.“倍数带符号乘每一项”。例:・2(a+b)=-2a-2bo③移项:“移项变号,不移不变”。(变号是指变为相反的符号)。④合并同类项:“合系数,抄字母”。例:2a+3a=(2+3)a=5ao⑤系数化1:“x二()”,即未知数等于什么,强调未知数系数为1,而不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简短词语的记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吋增强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3难题考验,快乐学习通过一

6、定的学习,学生建立起了一定的自信心,但是一遇到难题,总不能知难而上,往往会产生退缩与依赖心理。这是勇攀高峰的绊脚石,所以为了踢除这块绊脚石,我总是在堂堂清练习中,设计一至两道难题,并鼓励他们“会了不难,难了不会。你行,你可以的”。还经常采用学生间互相讲题,互当老师的方法鼓励他们互助提高,有吋我也参与其中,充当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一道道难题不难了。当学生通过快乐考验攻克难题吋,脸上总是洋溢着别样的风采。就像是经历了风雨后,看见彩虹般快乐与幸福。也许这就是学习的快乐吧。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同时要让学习变成i种快乐的享受,只有这样,未来的求学之路才不会是“苦作

7、舟”。才能使学习更加高效。4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情境引入后,学生想到计算(x+5)(x・5),来比较其结果与x2的大小,从而情境问题得到解决。此时我适时抓住契机,让学生画图来比较,有情境作为基础,学生不感到困难,这样自然过渡到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即有了引入的基础,学生对公式的几何推导方法便不陌生了,而II也轻而易举就掌握好了。这里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

8、生的学习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