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

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

ID:31632144

大小:61.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6

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_第1页
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_第2页
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_第3页
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_第4页
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LC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探究【摘要】PLC即可编程序控制器凭借简单的操作编程、较高的可靠性、灵活的配置以及面向用户和面向过程的优势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秉承了现代工业生产控制中的重要支柱。本文在对PLC发展概况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PLC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研究与探讨。【关键词】PLC;发展概况;发展趋势一、PLC发展概况PLC产生之前的工业控制一直依赖于继电控制器,但是这种控制器具有耗电多、体积大、寿命短、运行速度慢以及可靠性较差等缺陷,同时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差,所以在生产工艺和生产任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必须进行重新的设计,这在一定

2、程度上造成了资金以及实践的浪费。20世纪6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对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技术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具有简单的标称,能够在现场进行程序的修改与调试;具有便宜的价格,性价比要比继电器控制系统高;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小的体积以及更好的能耗;能够和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通信、方便扩展与维护等。这些要求是当前PLC所具备的基本功能,在此要求下,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在1968年研发除了第一台PLC并在通用公司得到成功应用,这一工业控制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PLC为1977年研发的以MC14500为核心的PL

3、C,并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PLC产生后的50多年中,日本、德国、美国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将PLC作为国家产业中的重要支柱,PLC的销售额也在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PLC生产厂家涌现推动TPLC种类的创新,与产量和产值增长相对应的是价格的下降。当前世界中生产PLC的厂家有200多家,比较著名的厂家包括美国的通用电气、AB、莫迪康等,日本的富士、三菱、松下电工、欧姆龙等,德国的AEG、西门子等,法国的施耐德、TE等,韩国的LG、三星等。我国国内PLC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经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1973-1979年的顺序控制系统阶段、1979-

4、1985年以位处理器为主的控制器阶段;1985年之后则是以微处理器为主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阶段。随着我国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PLC将会在我国具有更大的应用市场,技术含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PLC发展趋势(一)软件与硬件的标准化趋势以往的PLC发展走的是研制和生产的专门化道理,各个厂商的软件与硬件并不开放,这也导致了PLC产品的模块不能通用并且具有较大的语言指令差异,兼容性问题制约了PLC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这种情况,国际电工委员会专门设置了工作组了开展PLC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从而为PLC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框架与方向。在此背景

5、下许多厂商都是用了与IEC61131系列标准相符的指令系统。这种标准化的趋势能够使系统的开发周期不断缩减,在此过程中80%的PLC可以使用20条梯形逻辑指令集来控制,这种情况也被称为80-20法则,并且标准化的PLC的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对PLC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容错技术不断发展,控制系统可靠性提高PLC的可靠性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普遍的重视,对PLC可靠性的髙要求使PLC研发和生产单位将冗余技术、自身段技术以及容错技术等应用于PLC中,推出了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冗余系统,同时采用多数表决、并行工作或者热备用的工作方式

6、,很多PLC的模板由于全密闭却十分坚固,所以在不稳定且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仍旧能够可以正常工作,同时在PLC的运行过程中也可以实现模板的热插拔。(三)编程工具与编程语言体现出多样化特点伴随着PLC结构的不断发展,PLC编程工具以及变成语言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功能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能够让PLC满足各类控制要求,许多复杂的或者简单的编程软件以及编程器采用语句表、功能图、梯形图等标称语言不仅可以进行过程仿真,同时也具有高档指令系统。兼容于计算机的高级语言如Fortran、Pascal、Basic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Windows系统下,使用Vi

7、sualBasic或者VisualC++等可视化的变成软件进行程序设计比较复杂,而组态软件不仅实现了变成的简单化,同时也降低了编程的工作量,是PLC能够更加易行且简单,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PLC系统的开发难度与使用难度,对进一步普及PLC发挥着重要作用。(四)网络通信功能增强通信能力的强化以及网络化是PLC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PLC的网络框架由I/O模块连接多个PLC构成,这种网络可以与以太网以及工业计算机等架构自动控制系统。当前应用广泛的现场总线有CAN、WorldFI.Profibus等。DCS逐渐被由现场总线和职能仪表构成的现场总

8、线控制系统所取代。由于网络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PLC中的应用是PLC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和生产控制功能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化生产中管理与控制的要求。(五)模块与器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