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

ID:31622384

大小:55.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_第1页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_第2页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_第3页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_第4页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悟〜苏教版教材从第二学段起,在每一册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这是苏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实,教材在第一学段中已经渗透了许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已经有相应的经验积累,因此,第二学段的教学既要提取已有的经验,更要有策略的提升与数学思想的渗透。为了更好地领悟策略教学,我们组织了多次的研究活动,觉得在策略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价值彰显应该是自然的下面是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画图》例1的教学片段。教师播放录音(出示例1,题略),要求学生把条件摘录下来。提问: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说没

2、有记住条件)引导:这样吧,老师把录音再放一遍,这次,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录呢?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记录。看看谁的方法更能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次播放录音。反馈: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引导:画图真有这样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生一起画图)引导:从图中你能发现解这道题的思路吗?(在本子上试一试)评析:强调求花圃原来的面积要先求什么?怎样求?小结:通过画图可以把题中的信息表示得更清楚,分析数量关系更直观。这一内容的教学一般都是先呈现题目,请学生读一遍,理清

3、条件与问题,然后指导学生画图,再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尝试答题。但这种组织,仅仅把画图作为学生理解题目的手段,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画图给解题带来的便利,因而画图还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不是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上面的教学片段,教师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记录条件,结果学生记不下来。这时,学生已经意识到用文字来记录条件很困难,因而就急于寻求一种更便捷的记录条件的办法,画图记录应运而生。通过两次记录的对比,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到用画图的策略来记录条件不仅便捷,而且看起来更加直观形象,条件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借助图形,解题的思路很快就理顺了,

4、图形在分析与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自然就彰显了。在策略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感悟到策略的价值,当他们体会到学习的这种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的时候,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然就产生了。策略的价值应该是学生“悟”出来的,是通过亲身的体验不断地内化的。只有当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策略在操作上的便捷和解题中的作用的时候,探究的热情才会被点燃。二、策略操作应该是便捷的下面是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倒推》例2的教学片段。谈话引入例题(题目依学校实际作了改编):图书角原有一部分图书。为了迎接“培英”读书节,新添了40本。阅读课

5、上,同学们一共借走了32本,现在图书角还有28本图书。你知道图书角原来有多少本图书吗?引导讨论:⑴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2)原有的本数告诉我们没有?(显示:原有?本)但告诉我们新添了多少本?(显示:添了40本)像这样,把题目中的条件摘录下来,你会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摘录,教师巡视)(3)刚才我看到大家都是这样摘录的(电脑显示),摘录得都不错,这样一来,题目中图书本数的变化情况就很清晰了。(4)其实,我们还可以写得更简捷些。比如说,“原有多少本”可以写成“?本”;“新添了40本”可以写成“+40本”

6、;那借走32本呢?现有28本写成“28本”就行To我们一起看着这组摘录的条件说一说题目的大意。提问: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同桌交流,然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尝试解题,并检验。这一内容的一般处理是先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读题、理清条件问题,再指导摘录条件,然后启发思考,引出倒推,学生尝试解题和组织评析。上面这一设计,在纯文本的摘录条件之后,又引导学生从文本表述过渡到了符号表达。正因为这一过渡,使得原本比较繁难的纯文本摘录变得简单了,符号化的记录也使得解题方法变得更加明晰。这也提醒我们,在策略教

7、学时,要尽可能地使策略操作走向便捷,这样学生才更加愿意使用策略。三、策略建模应该是必要的在教学时,我们希望通过数学建模,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题目的结构特征和相应的分析与解决策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熟练地运用策略解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假设》时,教师先让学生用多种策略求出鸡兔同笼问题中鸡和兔的只数,明确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思路,然后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有数学家“奇思妙想”的本领,接着分析“人狗同行”“龟鹤同游”问题,学生很自然地将它与鸡兔同笼问题联系起来,并借助于同样的策略解决了问题。在此基础

8、上,教师告诉学生鸡兔同笼问题其实是一个模型,引导学生理解模型的意思。然后通过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追问,引出2分和5分硬币枚数的问题,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2只腿的鸡”和“5条腿的兔子”,并利用鸡兔同笼的模型解决了问题……当学生初步感悟了问题的模型之后,不管素材和问题怎样变换,学生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