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文言文段—文段比较3星)

高三文言文(文言文段—文段比较3星)

ID:31607852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5

高三文言文(文言文段—文段比较3星)_第1页
高三文言文(文言文段—文段比较3星)_第2页
高三文言文(文言文段—文段比较3星)_第3页
高三文言文(文言文段—文段比较3星)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文(文言文段—文段比较3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文段比较专题导入(比较阅读)(5分钟)初中时,我们都学过一种说明方法,叫做“作比较”。还记得“作比较”的作用吗?——强调突出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什么意思?——通过对比,辨析事物,分辨高下其实,作比较是一种认识事物特征的非常好的方法,在文段分析中也可以运用下面以《过秦论》和《阿房宫赋》为例比较文段。比较的角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典例(归纳和整理)(20分钟)一、比较古文常识:比较两个文段涉及的文学、文体、文化常识等。《过秦论》体裁——史论;作者——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阿房宫赋》体裁——文赋;作者——杜牧,唐朝文学家。二、比较文段词句:比较两个文段中某些词的意义、用

2、法,某些句子的句式等。《过秦论》:“瓮牖绳枢”——“瓮”:绳”,名词作状语;“牖”“枢”,名词活用为动词。《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活用类型同上。三、比较思想内容:比较两个文段的题材、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写作目的等材料:两文都选取了秦盛衰的史实。《过秦论》从秦孝公说到秦朝灭亡,共八代君王,150多年的史实。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写起,到“及至始皇”达到极致;最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迅速灭亡。《阿房宫赋》只从秦统一说到秦灭亡、阿房宫被焚共约15年时间。通过阿房宫的建筑之奇,美女之众,珍宝之多,表现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主旨:《过秦论》揭示秦朝灭亡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用以规劝汉文帝要施行仁政。《阿房宫赋》借秦统治者“爱纷奢”而灭亡的史实,讽喻唐朝统治者,应当节俭爰民,不要荒淫奢侈,重蹈亡秦覆辙。两文都指责秦王朝的残暴荒淫,主张仁政爱民;《过秦论》则侧重于秦的残暴不仁,《阿房宫赋》则偏重于秦的骄奢荒淫。四、比较写作手法:比较两个文段的表达方式,表达角度、重点,表现手法的运用。结构:两文都是前叙后议,篇末明旨。《过秦论》全文5段,前4段叙史,概括了秦自孝公崛起,到二世灭亡的整个兴亡过程,末段议论,归纳出秦灭亡原因在于“仁义不施”。《阿房宫赋》全文4段,前2段描写,详尽地描绘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美人珍宝之多,后2段指出秦人“爱纷奢”与灭亡的内在关系,末

4、段发出感叹,总结秦灭亡的教训。在叙述事实时,《过秦论》按时间顺序;《阿房宫赋》从建筑、宫女、珍宝等几个角度。手法:(1)都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作者的观点。《过秦论》将九国与秦国、秦国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等分别作对比;《阿房宫赋》将阿房宫建成的盛况与被焚时的惨景、“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等进行对比。(2)两文都运用了铺排手法。《过秦论》是政论,但贾谊首先是一个汉赋大家,因而多用写赋手法,铺张扬厉:叙秦孝公的雄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叙始皇“威振四海”,“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大段铺排渲染秦朝盛之

5、极、亡之速,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阿房宫赋》更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极写宫女之多;“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极写秦统治者生活的奢糜。五、比较语言运用:比较两个文段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多用整句,有气势有韵律。《过秦论》首段末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以下“内”“外”对应,“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一气呵成;第2段首句“蒙故业,因遗策”以下“

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并举,气势非凡。《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组三字短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组四字句,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此外,两文都使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形象,又生动。强化练习(真题演练)(10分钟)【高考题例】一、调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4题。(2002年春季上海卷)【甲】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予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于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

7、也。”【乙】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平鱼,目平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平道也。”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三易马而三后()(2)今君后则欲逮臣()(3)乙竟日亡所获也()(4)子意乎鱼()2.比较下列两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