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

ID:3151830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_第1页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_第2页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_第3页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_第4页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注解婉商  被誉为“千古一谏”的《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风格雄浑的经典名文,人教版、苏教版等几种主要教材版本均收录作为课文,对其注释的争议与探讨集中在“高危”“九德”“将有作”等处,而对“虽在下愚”“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两处鲜有谈及。冒昧提出关于苏教版这两处的不同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虽在下愚  查看《辞源》,确有“下愚”一词,解释为“最愚蠢的人”,苏教版教材将句中“下愚”注释为“最愚昧无知的人”,似无不妥。但如此一来,该句的理解与翻译便成问题,因为“在”永远无法落实,而且“在”偏偏又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语助词。苏教版教参将这

2、句话翻译为“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不仅没有落实“在”,而且将一个名词性的短语“下愚”活用充当了句子的谓语,实在有些牵强。  如果将这个句子读为“虽/在下/愚”,好不好呢?  “在下”一词,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和商务印书馆《辞源》的词条均有这样的解释:“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故自称在下。”并举例: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们都散罢,待明年容在下还席。”  首先,作为谦辞、表示自己的“在下”,古汉语中不乏其例:  (1)《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妇人问道:‘不敢动问官人,高姓尊讳?’许宣答道:‘在下姓许名宣,排行第一。’”5  (2)《红楼梦》第一回:“待在下将此来历

3、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3)《老残游记》第一回:“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  其次,敢于直言诤谏、不怕触怒皇上太宗、多次上疏言事的魏徵,他的其他奏疏中有没有这种表示自我称谓的“在下”呢?有。  魏徵的奏疏大部分保留在唐人王方庆所撰《魏郑公谏录》中,其中卷五《手诏问疾》记载:  又奏曰:“……今临朝堂,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乃未免私僻之事。或恐有所不便,闻于在下,即横加威怒以掩塞之,欲人不知,莫若勿为;欲盖弥彰,掩之何益。帝王大如天地,信如四时,诸葛亮,小国之臣,犹能开诚心,布公道,今之为政,未能平心,亦亏公道。心所爱则虽僻不以为非,心所嫌则虽正不见其是,居人上者,其身正

4、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病危中的魏征还上书批评李世民:现在你在朝堂之上说的尽是一心为公的漂亮话,下了朝堂做的却是些为一己之私的邪僻事。有时自己行事不方便,你又怕被我知道了,就故意大发雷霆,企图借着淫威掩饰搪塞过去,真是欲盖弥彰……  如此,“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就可以翻译为“我虽然愚昧无知,也……”了。  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5  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一文,选自《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一百三十九卷),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谏太宗十思疏》选自《魏郑公文集》,此处的文字略有不同的是“臣虽下愚”。人教版教材对“下愚”的注解大概也是源自《

5、辞海》《辞源》,表述为“最愚昧无知”,但因为其前有“臣虽”,所以“我虽然最愚昧无知”,倒也顺畅无异议。  我们知道,“臣”“虽”“在”三字在书写上很形似,典籍在传抄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讹误,即今天所谓的不同版本。教材编写者除了以谨严的态度校对古文字外,在提供注释时如能适当变通,恐怕也更有利于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二、(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苏教版没有直接沿用《古文观止》和目前大多数唐文选本的经过“删繁”后的《谏太宗十思疏》,而是参照《全唐文》所载原文,呈现原貌,即保留“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两句,只是相关的四个注解均有不妥。  从句式特点来看

6、,这四个分句完全符合“唐代奏议习惯上都要用骈文写”[1]的特点,结构相同,均为“动词+名词+之+形容词”,因此,理解的关键就在于“之”究竟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还是解释为“的”,其后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苏教版相关注解未能体现其中任一种理解。笔者认为,其中的“之”均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比较妥当。  先看“神器”,《辞源》(合订本)[2]的义项二:“指帝位。《汉书?叙传》:‘游?h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也指帝王符玺之类。《文选?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破董卓于阳人,济神器于甄井。’……‘神器,天子玺符也。’”5可知,苏教版注解“神器,指帝

7、位”概源于此。但是,教材又将“当神器之重”注释为“主持着国家的重任”,一者动词“主持”与宾语“重任”搭配不当,二者又将“帝位”遗忘了。倒不如取“指帝王符玺之类”,借指政权(因为符玺等即代表国家政权),该句即可理解为“(国君)掌握着最重要的国家政权”。仇兆鳌注引《汉书注》:“神器,政令也。”另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氏大骂曰:‘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檄各府州县电》:“窥窃我神器,诛锄我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