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7748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德育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德育的渗透 摘要:农村小学生在我国小学生中占绝大多数,因此研究并改善农村小学生的德育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小学生整体德育水平。本文从农村小学生德育的现状、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的特点三方面阐述了选择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30-02 一、前言 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达到五千八百万,其中十四岁以下的超过四千万。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漂泊,家庭教育往往由隔代完成,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爱护,
2、极易产生价值认识上的偏离和心理发育的异常。因此,学校肩负着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而语文学科又作为实施德育的有力阵地,那么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则成为必然之选。 二、研究内容 (一)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需要 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一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育目的”5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农村儿童的人格教育
3、接近于空白,因此依靠农村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空白是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那么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途径与方法 语文德育内容分散而又丰富,农村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特征以及叛逆不服管教的特点,都决定了直接的德育方式是无法在儿童教育中有效开展的,对孩子的德育只能采取渗透的方式。以语文课堂的教学为基础,在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作业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从内心深处感化这些儿童的心灵,才能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到农村孩子的心灵深处。 1.教师要具有“德育渗透”的意识。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要求之一,情感
4、态度和社会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意识,逐步建立学生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在农村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目标其实就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确立道德理想、学习道德规范、养成道德习惯、完善道德评价。 2.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语文教育教学的文本挖掘,对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确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主张“一课一得”,即一个课时解决一对教学目标,这一对教学目标,指的是“文”、“道”各一个。在这对目标中,“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主体目标,5“道”的目标则是对学生进行
5、情感价值观上的渗透。 (1)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针对农村小学生认识能力以及身心发展水平,钻研教材,发现教材的德育渗透点是语文德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决定一节课的效果如何,教师的课堂调控、德育的渗透都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说,语文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熟练把握教材的知识点,要知道课本为什么这么说,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2)文本拓展,生成德育渗透点。农村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浓厚,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而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那么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将课堂与
6、德育渗透点结合起来?我觉得,它们的契合程度取决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在于对农村小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预设程度,在于课堂上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 (3)充分挖掘文本,明理提升。在文本拓展之后,充分挖掘文本德育价值,提升学生情感认识。农村小学生之所以存在粗暴、骂人、爱撒谎等的行为,并不是品质恶劣,而是没有形成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而明理提升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逐渐明白道理,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和提升。 (三)结合农村现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农村儿童对新兴事物了解较少,接受能力较差,对教师死板的灌输教学往往
7、听之任之。因此,针对农村小学生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5 1.在导语中营造。由于农村小学生与大自然接触比较多,新鲜而又贴近他们生活的导入语,可以充分调动这些“放养”孩子隐藏的思维。谈话法、复习法、迁移法和提问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导语中经常营造使用的方法,导语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性,从而使学生认真地阅读学习,细微地进行体会。 2.在朗读讲解中营造。农村是方言主要的集聚地,在多数的教学中师生很少用标准的普通话交流,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