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

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

ID:31516022

大小:11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2

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_第1页
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_第2页
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_第3页
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_第4页
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卷对福建省高考备考的教学启发  [关键词]能力立意,思维能力,全国卷,地方卷,命题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0044-05  福建卷与全国卷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试题的立意和考查导向。全国卷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能力立意,导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深度审视和灵活运用题目中所供的材料信息。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的能力和进行历史思维与按照历史规律进行阐释的能力。前者着重于史实的存真和历史脉络的厘清,追求真实以及对历史存在的敏感;后者着重于在运

2、用史实基础上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说明、解释,言之有据,论从史出”。其实,这就是福建卷与全国卷的差异所在。福建卷侧重考查认知历史事实、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的能力,而全国卷侧重考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论证等认知活动,以及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二者的差别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材料信息运用上的差异  福建历史题也是以新材料、新情境为依托,秉承“无材料不成题”的命题规则,在利用材料信息阐明立意的要求上,注重对材料表层信息的简单识别和对应,缺乏对材料信息的有效统整合深挖,思维的张力未完全得到广泛的释放。如2015年福建卷第18题:11

3、  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该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比较鉴别能力。但该题解答起来,却十分便捷,只要考生记住选项中的“过渡时期”“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大跃进”的起止时间,并将相应选项与图表的表层信息进行对应,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根本不需学生对这一时期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特征等内

4、容进行深入分析。该题的考查能力仅限于机械记忆和对材料信息的表层化提取。  巧合的是,2015年全国课标I卷第3l题也考查了同一内容:  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11  试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一道数据型选择题。看似简洁的三组柱状图却隐含了丰富的内涵,需将多个信息点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才能解决问题。第一个信息点是题干中的一五计划(1953-1957年),第二个信息点是三国主要工业

5、(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比较,第三个信息点是“年均增长率”而非增长的“绝对数量”。那么,这几年中,为何中国的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率都要明显高于英美两国呢?通过对上述三个信息点的综合和深入分析,得出这主要源于中国原有的基础薄弱,而非增长的绝对数量高于英美。从能力考查来看,全国卷更注重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整体思考和深度分析,而不是简单提取和对应。同样的历史素材和内容,全国卷和福建卷在信息的理解和利用层面上存有差别。  第二,在试题设问技术上的差异  设问是联结试题立意与情境的纽带,也是达成命题立意最为关键的一环。设问要围绕试题立意进行设计,要彰显命题者的意图,

6、体现历史素养和学科能力。福建历史题的设问较为平实和直白,整体倚重对教材知识的复述和对题目材料信息的再现,体现出中规中矩的命题格调。如2015年福建卷第41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题”(题目略),试题设问如下.  (1)材料1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2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材料1中的这项法令,非常明显,是“方田均税法”,其“实施目的”在教材中有非常清晰的表述,考生在回答该问题时,不用进行再度的思考。只需准

7、确复述出教材内容即可。材料2中的“社会转型”11在经济上的表现,更是赫然存在于材料中,不需要考生思考,甚至连回忆和复述都不需要。这些设问的指向就是再现教材内容和材料信息。  反观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唐代币制改革题”,尽管设问内容较为“平常”:从内容和意义两个角度考查考生对唐代币制改革的认识,但是却无法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出答案,教材中也无明确指出。这便需要对材料信息做出深刻的解读、统整和概括,并认识出一般性的规律。本题的考核目标,不是对具体知识点的准确识别和再现,而是侧重考查基本的学科素养,即历史思维方法和品质,归纳概括、比较分析、综合论证等综合能力。

8、利用情境、材料与设问来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