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

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

ID:31515301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导师团队培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思考  摘要:随着医学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培养普遍实行的单一导师教育模式弊端日益显露。通过分析导师团队培养的优势,初步探索在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导师团队教学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期望发挥导师团队作用,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中医内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7-03  我国高等教育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实行单一导师模式。然而,随着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中医药研究

2、生教育也正处于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过渡的转型期,加之医学发展迅速,学科间交叉渗透日益加深,单一导师制度弊端日益凸显,如师资不足、学术视野狭窄、学生素质提高较慢、管理不到位等。为更好地实现中医研究生培养目标,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经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结合中医教育特点,借鉴研究生导师优势,尝试在中医内科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导师团队教学。  一、导师团队教学的优势  (一)缓解导师力量不足,多方师资参与教学8  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必然导致花费教师时间精力

3、过多。招生规模扩大后研究生教育师生比失衡,导师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在中医内科学领域问题更为突出,一名导师带多名研究生已成常态,教授已无暇顾及对众多研究生的全面、深入地培养。有的导师既带硕士又带博士,很多导师同时兼任行政事务,诸多因素占用了导师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到他们为培养研究生所投入时间的数量和频度。据统计,在我国,研究生导师与学生每月平均交流次数仅2.83次。此外,导师资源分配不合理亦急需解决。同一专业里不同导师所带研究生人数对比悬殊比较普遍,这显然需要优化师资资源配置。  在扩招后“生多师少”的

4、现状下,导师团队制吸收了中医师承教育、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的优点,建立特定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这对缓解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师资短缺不足起到一定作用。将高、中、初级职称教师以及博士和硕士同时纳入学生助学、助教、助管体系,从而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阶梯式教学团队,可推进研究生全程教育活动深入发展。  (二)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  单一导师教学最大的不足是学术传承关系单一,容易造成学术门户之见,束缚学术创新。每位导师其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研究方向各异,由此

5、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往往侧重导师研究领域的某个方向,掌握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不够全面,背离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学科高度融合与交叉的新形势下,导师团队弥补了单一导师教师知识层面狭窄、专业背景单一、个人精力有限等不足,让学生博采众导师之长,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位教师的学科优势、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层次的互补作用,给予学生持续、高效、纵深、全方位的指导。8  为满足高等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化的要求,让学生轮转跟随团队中的每位导师,还可以由知识丰富、技能较强的博士带硕士、高年资优秀硕士带低年级硕士,形成师生之间或高低年级

6、学生之间的“传、帮、带”教学形式。不单让学生学习团队中每位导师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领略各自的教学风格,感受不同层次的人文关怀,还能做到因材施教,将教学空间从传统的病房、教室延伸到实验室、宿舍乃至任何可以教学的地方,这将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专业学习及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增强师生责任感,实现教学相长  组建跨学科、结构合理的梯队型导师团队,团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教师团队中成员各司其职,利于开展教学。多名导师指导一名学生,学生会感知国家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7、倍增,从而激发其自觉努力学习,从不同导师身上摄取各方知识和技能。同时,导师团队培养的实践还将实现学生成长和教师提升的双赢。团队能激发教师“自我实现”的意愿,其中每位成员都不甘示弱,纷纷发挥各自的作用。作为助理导师的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研究生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能较快提升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拓展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积累带教经验,为今后独立担任主导师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有助于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凝聚力强的导师梯队。因此,构筑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优化整合导师资源,充分发挥团队独有的目标一致、凝聚力、责任感、团

8、结协作、相互激励等作用达成教学互促,推动整个教学进程顺利开展。  (四)催生团队科研成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8  团队教学是卓越科学成果产生的坚实后盾,对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是良好的催化剂。随着社会和医学的不断进步,“单枪匹马”已无法完成重大科研和教学任务,重大科研成果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相互依赖、团结协作的团队。加强教师团队的合作已是教育教学大势所趋。组建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为提升导师自身学术水平架构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