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

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

ID:31515161

大小:12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12

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_第1页
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_第2页
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_第3页
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_第4页
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道德自我到心之本体  摘要:为了探究唐君毅的道德哲学思想,本文对他的中心观念的确立加以考察,即唐君毅如何由“道德自我”树立起了“心之本体”。涉及到“道德自我”与“心之本体”的关系;“心之本体”确立的途径;“心之本体”的特性及对道德生活所起的作用等内容,并试图以此来解释唐氏道德哲学、人生哲学的前提。  关键词:道德自我;本心本性;天;心之本体  中图分类号:B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26-04  唐君毅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港台和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其洋洋数百万言的丰厚著

2、述展示了他一生“学在成德”、“述为成教”的学术宗旨,却皆根植于其早年确立的中心观念“道德自我”与“心之本体”。如其自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不更疑。”[1]正表达了他对此中心观念的契悟。由此,我们不可不对“道德自我”与“心之本体”加以考察。  一、“心之本体”的确立  唐君毅通过对道德生活的追寻与解析,发现真正的道德生活是人的“道德自我”依据其本身所具有的道德理性而自觉超越“现实自我”的活动。“道德自我”是与“现实自我”相对而彰显出来的。“现实自我”15是陷溺于现实时空中的现实对象的自我,是被某一时间之事物所限制、所范围的

3、自我,是形而下的、非永恒的、受限的自我。道德生活之所以能成为道德的生活,就在于它能超越这个受限制的、不自由的“现实自我”。也就是说,道德价值表现在现实自我的解放之际。而超越“现实自我”的原动力,恰恰就在于“道德自我”。唐氏认为,“道德自我”是“能判断吾人之活动之善不善而善善恶不善之自我,即吾人道德理性自我,亦吾人之良知”[2]。就是说“道德自我”具有自觉的知善知不善、善善恶不善的“道德意识”。“道德自我”在生活中起作用的方式便是:人以“道德意识”形成道德理想,并以这一道德理想来评判和指导自己及他人的行为。而“道德意识”形成道德理想的标准、依据便是“道德理性”。

4、  “精神活动之内在的体验即精神意识,简名之曰意识。而当吾人之精神活动,有一自觉或不自觉依理性而形成的对客观世界之理想时,吾人即有一文化理想而亦有一文化活动。每一文化活动、文化意识,皆依吾人之理性而生,由吾人之自我发出。”[2]  此处,“理性”便是道德理性,它是人们形成道德理想的依据与标准。唐氏进一步讲到“理性”,又称为“性理”,是“性”与“理”的合称。此“性”、此“理”是我们本身所内在的,属于我们的“心”之“能”的,即“心涵性理”。“我们之心,有一生生不已之性理,或仁德,要破除执着私欲之限制,以逐渐呈现或呈露。”[3]可见,“道德理性”即此性、此理,它与人

5、心是不可分的,是仁心、仁性,是具有“仁德”之心的本质属性。  唐氏进一步将仁心、仁性与良知联系起来。“仁心亦即为能判断一切价值意识之高下偏全之良知或良心”[4]。“15良知是是而非非,亦即善善而恶恶,是为人一切道德智慧道德实践之原,人生之内在的至高无上的主宰。”[3]“能判断吾人之活动之善不善而善善恶不善之自我,即吾人道德理性自我,亦吾人之良知。”[2]  由此,唐氏提出的“道德理性”、“理性”即仁心、仁性,是人的本心、本性,也是人的良知、良心。“道德理性”这一概念,是唐君毅对传统儒家心性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有着传统的内容,又融入了现代的形式,是用现代的词语、概

6、念对传统思想进行现代阐释。在道德生活中,“道德自我”通过“道德理性”设立道德理想来约束、匡正和指导人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以形成道德行为,达到道德的生活。于是,“道德理性”是“道德自我”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那么,道德自我也就是“道德理性”与“道德行为”主体的相结合,是行为主体具有“道德理性”,是主体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本身内在所具有的“理性”特征。所以,“道德自我”又被称为“超越自我”、“精神自我”、“理性自我”等等。而上面我们已论述了“道德理性”就是仁心、仁性、本心、本性、良知、良心。那么“道德自我”便是仁性、本性、良知与主体的相结合,是主体内在的本性,是主体心灵所

7、本身具有的属性。而“道德自我”具有的超越性,也就是人的主体心灵因着“理性”即本性、仁性、良知,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我们知道,在道德生活中,“道德自我”只在对“现实自我”局限性的不断突破和超越中逼显出来的。正是通过这种突破与超越的道德要求,我们才发现了和找到了“道德自我”,“道德自我”才突显出来。那么,这一道德要求并非来自外在事物或别的存在,而是来自于人之本心,是人的本心的真实流露与自然发动,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显现。15  而仁心、仁性并不限定在我一身,实遍在于天地万物,是人人所具有、物物皆表现的,因此,仁心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就是天道,而人能体悟这宇宙本体并“

8、随感而通”,便能由人心通往天心。仁心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