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508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迎接知识和人才膨胀的挑战,南京农业大学从2014年开始实施生命科学学院菁英班的人才培养计划。菁英班以培养复合型的生物人才为目标,通过南京农业大学与上海生命科学学院方面的合作联系,以一种新的合作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在探索新型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突破、有创新,使该菁英班建设成为一个集理论性、应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人才教学组织,并成为培养更高层次生物科学人才的摇篮和输送平台,为其研究生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菁英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2、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组织下,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宗旨,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签署“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讨建立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旨在培养在生物基础科学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鲜明专业特色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双方在教学、科研、实践等领域均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探索。
3、 一、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设计5 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是一个流动的班级,班级成员来自基地班的前十名,通过这样的选拔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出“菁英”,每年对菁英班学生进行考核,不在自己本班前十名的学生只能退出班级,而进入前十名的学生就可以进入菁英班,这样流动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其更好地在菁英班中进行学习。 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必须培养出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合格人才,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必须掌握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科学知识,
4、具备进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等的基本技能,熟悉实验室操作的要求和规范程度,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的具体实施 按照菁英班的培养目标要求,制订“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菁英班学生本科阶段需要完成124学分的必修课和36学分的选修课。菁英班学生的主要基础课程在我校完成,期间,对方选派优秀科研人员(导师)开设学术前沿讲座和专题课程。 其次,每学期菁英班学生都有自己的
5、交流会,总结和阐述自己的收获,班级里面有30位学生,在同一个班级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5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深深表达了钱老对中国现代科技教育和创新的担忧。然而事实上我们并非不能培养人才,只是培养的不是创新型人才,而是服务型人才,即脑力劳动者。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一直以来都担任着劳动力输出者的角色,过去是体力劳动者,现在是脑力劳动者。他们都有一些共性,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吃苦耐劳、不会质
6、疑。中国学生乖巧听话,似乎是国际公认的。中国选择应试化的基础教育也确是迫不得已。一个教师每天要应付几百个学生,遍布各个班、各个年级,他能够完成这些任务都实属不易,更别提一对一的小班化教学了。在“僧多粥少”的客观条件下,机械大生产的应试教育成了最方便且有效的方法,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统一答案。即使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的也只是怎么解题而已。严格的基础教育给了学生扎实的基本知识和优秀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然而却扼制了学生创新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单向思维方式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得以修正,形成批判性思维
7、,“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构建起导师和学生“平等”5的地位关系。导师只是指引方向,更或者只作为一个技术支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才算真正参与了教学过程。知识可以接受,但不能连着思维架构一起照搬。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自然需要在某一领域有着深厚的知识基础,但这些知识是立体的、相互的,而不是独立的、片段式的存在。这就需要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漏补缺。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弄得明白?答案是自己找的。填鸭式的教学之所以不能长久,就是因为自始至终它都是别人强塞的东西,这些知识都分门
8、别类地归整好,互不相通。而一个学生应该做的,就是把它们串通起来,变成自己的知识。 立体的、相互的知识体系是成就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它也需要建立在前人的经验之上,以广博的理论为依据,其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然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就是营造出一个需要创新能力的氛围,不让这种能力在学习生活中无用武之地。 拥有广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